我國家紡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行業洞察
家紡行業的主要特點是出現產業集群,截至2007年,家紡行業共有以床品、布藝、繡品、毛巾、植絨、毯類等為特色產品的15個產業集群。
隨著家居業“重裝飾,輕裝修”的潮流,家用紡織品越來越由實用性的作用提升到裝飾性的作用,家紡行業被前所未有的“激活”了。中國家紡行業的主要特點是出現產業集群,截至2007年,家紡行業共有以床品、布藝、繡品、毛巾、植絨、毯類等為特色產品的15個產業集群。如:江蘇通州市、海門市三星鎮、浙江余杭、蕭山、海寧、浦江、嘉興油車港鎮、桐鄉大麻鎮等。
家紡行業發展現狀
2000年以來我國家紡行業以年增長20%以上的速度快速發展,2007年我國家用紡織品行業的產值已達7,900億元。2008年家紡行業發展速度雖然有所放緩,但仍比2007年增長了11.4%,產值已達8,800億元。2009年全國家紡行業產值達到9780億元,市場總額在5000億元左右。2010年產值達11500億元。促進我國家紡市場需求擴大的主要因素有:大眾消費觀念的改變、婚慶和節慶消費的增長、兒童用品需求的持續增長、居民住房改善、賓館酒店擴建、公共衛生設施完善和旅游交通業的興盛等。在上述因素中,除居民住房改善和賓館酒店擴建受到本輪經濟危機的一定影響外,其他因素基本未受影響。因此,我國家紡市場在未來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總體來看,當前的經濟形勢對家紡行業中的內銷企業影響有限,對內銷企業中的優勢品牌企業而言,機遇大于挑戰。
中國家紡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家紡行業是目前整個紡織品行業中發展前景最好、成長速度最快的子行業。床上用品作為家紡行業中的子行業,其工業總產值占到1/3,發展前景同樣廣闊。在發達國家,家用紡織品消費與服裝、產業用紡織品形成紡織行業中“三分天下”局面,而在我國,家用紡織品、服裝和產業用紡織品的比例則為12:80:8,差距較大,也預示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因此根據中國社會和人口結構,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國內適婚人口的持續增長,將從喬遷和婚慶兩大因素繼續帶動家紡行業持續增長。同時隨著國家收入倍增計劃的逐步實現,使得國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消費升級需求也會隨之陸續出現,這將有力的支持家紡的置換需求。
1、紡織行業分工兩極分化
現在這個時代是產品極其豐富的時代,而行業最終的發展,將會是兩極分化,一部分廠家變身為純粹的產品供應商,而一部分廠家則變身為純粹的品牌運營商。
2、布藝行業終端品牌化
隨著時代不斷進步,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物質生活進入品牌時代同一個產品,經過品牌的包裝、專業的服務,形成產品附加值,提升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進而影響消費者消費心理。
3、多風格專賣店成為趨勢
統一的品牌VI識別系統、整體的氛圍打造、專業的服務,讓消費者盡享品牌化的體驗。每個人對自己的家都有不同的夢想,從而家裝設計風格多元化成為必然。
4、標準化服務成核心競爭力
讓消費者體驗“一站式”消費,進而形成專賣店特有的附加值。于是,如何加強品牌服務,提升專賣店核心競爭力將成為每個商家研究的新課題。
家紡行業發展方向
近些年來,中國的家紡行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其良好的發展趨勢被市場看好,但是在這個行業繁華發展的背后,它和所有的中國品牌一樣存在著一些問題。即存在有一些行業內部的頑固性問題和隱蔽性問題。
正如社會上普遍反映的那樣,整個家紡行業發展的雖然快,卻不太成熟。它正在從導入期向成長期過渡。因為家紡企業的品牌企業對市場的掌控能力不強、渠道發展不成熟、同時加上消費者不成熟的消費意識,使得這個行業的市場還處在初級層面上。
而消費者對家紡的消費意識不成熟表現:重產品外觀而不重品牌。一般來說,消費者購買家紡產品的動因是為了美化家庭環境、舒心、感覺好;與住房的裝潢風格、布置匹配;因此,產品的顏色和花色圖案等外在特征成為重要購買因素;但是在購買過程中,僅有2%的消費者關注所購買家紡產品的品牌,這是因為消費者對于家紡的品牌認知度太低!
這說明,消費者的主要購買因素是產品外觀和價格,而沒有重視產品的品牌。這一點與服裝、快消品等行業相比,有著極大的差別。在其他行業的購買因素當中,品牌往往會占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而家紡行業卻剛好相反。由于消費意識的不成熟,就導致企業在進行產品開發時,不得不僅僅在產品外觀上下功夫。國內的家紡產品在產品方面的創新還很有限,無非是多幾個顏色、花型、款式、造型,新品類的開發很少,在同一層面上展開激烈的價格對抗,也就不足為奇。但是從都是紡織品的服裝看,世界上所有服裝類品牌成功的規律都在于設計文化的崛起。所以家紡行業里,中國品牌的塑造也離不開對設計文化與理念的重視。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