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發市場行業各方面參次不齊,缺乏科學標準監督規范
“由于植發市場的巨大潛力,現在除了連鎖型植發機構外,各大醫療美容醫院還有不正規的機構也推出植發項目。”10月23日,雍禾植發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張玉在舉辦的“2018中國大健康產業峰會”社會企業責任圓桌論壇上談及植發行業發展狀況時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巨大的市場前景是吸引各醫療機構進入植發領域的重要原因,據市場調研公司Market Research Future發布的《全球植發市場報告》顯示,預計到2023年全球植發市場規模將達到238.8億美元,未來五年的年復合增速將達到24%。
隨著植發市場迅猛發展,各大機構在技術類型、技術水平以及手術流程等各方面參差不齊,另外因為部分資本為逐利,當下開機構的速度遠遠大于培養成熟醫生團隊的速度,造成手術水平有差距。
在業內人士看來,植發行業亟待一個統一的科學標準去規范和監管。張玉向記者指出,我國第一個植發行業標準2010年底制定,但隨著行業的發展,有些方向需要補充、規范,而且整個行業服務、標準體系也需要規范。
競爭加劇
據一位長期從事醫美行業的負責人向記者指出,由于植發技術門檻并不是很高,同時植發也屬于醫美機構的營業范圍,所以很多美容機構也開展了植發相關業務。“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沒有資質的機構參與其中,使得行業混亂。”
之所以醫美機構搶入植發領域,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秘書長朱美如表示,受益于科學技術、醫療技術的迭代更新,國內近年來植發市場呈爆發式成長態勢。張玉則向記者分析指出,消費者對自己的顏值越來越重視,而且互聯網平臺以及風投公司的關注,也推動了植發行業的發展。
據艾瑞咨詢《2018年中國植發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植發行業的規模為92億元,對比2016年大幅度上升,增長了一倍左右,預計2018年中國整體植發規模將突破100億元。Market Research Future發布的《全球植發市場報告》顯示,預計到2023年全球植發市場規模將達到238.8億美元。
“消費需求增加讓眾多企業和資本進入這個領域,從而導致醫美行業的競爭加劇。這可以讓信息更加透明,也讓植發產品和項目價格更加透明化。”張玉認為目前國內整體植發行業正處在從發展期向成熟期轉型,最近兩年是各機構占領植發市場的關鍵時間點,也將決定未來三至五年的行業競爭格局。
行業體系標準待規范
過快的發展,讓行業出現了一定混亂的局面,行業內的機構魚龍混雜,各種美容機構、小診所紛紛開設植發科室。在技術類型、技術水平、手術流程、無菌操作等各方面參差不齊,整個行業缺乏一個統一的科學標準去監管和規范。
與此同時,受利益的驅動,部分植發機構規模迅速膨脹,行業出現虛假宣傳、夸大規模實力,過度包裝醫生,實則機構資質不全且并無合格植發醫生、推出超低價植發甚至承諾毛囊成活率百分之百的噱頭吸引關注,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傷害行業信譽。
“植發價格是按照毛囊單位收費,有些不正規植發機構,壓低價格吸引消費者,后按頭發根數收費,另外則有術后虛報毛囊數量,消費者難以維權。”上述醫美行業人士向記者指出,早在2010年底植發行業就制定了相關標準,但標準不成熟,不完整,監管及執行并不到位。
包括張玉在內的業內人士也都指出,整個服務體系的標準也需要建立,包括規范手術中醫生、護士的行為規范,相關技術應該使用的藥品及手段等。
在張玉看來,除了規范相關標準外,企業也需要承擔起相關的企業社會責任。“醫療市場化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被社會詬病的情況,這并不是醫療運營模式的錯誤,而是部分醫療機構過度醫療甚至虛假醫療,醫療道德與誠信喪失。”
與此同時,張玉認為植發行業成立醫生聯盟勢在必行,醫生聯盟的成立有助于讓行業人才透明化,讓有資質、有能力的優質醫療資源產生聚集,從而讓“假醫生”、 “假專家”無空可鉆,無處遁形。“成立醫生聯盟還有助于植發行業用通過集體的力量為未來醫生的執業方式做探索,從而為患者提供更有價值的優質醫療,進一步促進行業健康、良性發展。”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