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大數據發展,就是推動我國向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邁進
大數據是驅動新一輪科技變革的新引擎。大數據關鍵技術的發展和大數據思維深刻影響和改變著技術創新發展路徑。大量針對大數據特定需求的存儲器件、計算設備、網絡設備以及大數據處理、管理、分析軟件的設計、開發和使用,不斷倒逼信息技術產業變革。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方法在深度學習、自動駕駛、語音圖像識別等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引發基于數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應用快速發展,引領全球智能化浪潮。
大數據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大數據產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以數據流引領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將深刻影響社會分工協作的組織模式,促進生產組織方式的集約和創新,為先進制造業發展、傳統產業升級、信息消費擴大升級提供新動能,對推動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關鍵作用。
大數據是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手段。通過對海量、動態、高增長、多元化數據的高效處理,能夠快速提取有價值信息,提高公共決策水平和質量,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政府治理新機制。通過對實時、動態、全樣本大數據相關性分析,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有效提升政府決策和風險防范水平,提高社會治理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加快推進智慧社會建設。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數據產業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保持快速增長、蓬勃發展的態勢。據研究機構測算,2017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約為4700億元,同比增長超30%,預計2018年將達6000億元。
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的原則,從法律法規、政策標準、能力建設等方面建立完善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推動建立多元共治的協同監管機制,不斷完善大數據規章制度。探索建立工業數據分級分類管理機制和標準,增強工業數據安全風險感知、預警和處置能力。加強大數據安全技術產品研發和應用,強化重要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
大數據產業核心技術不斷突破,企業研發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圍繞大數據全生命周期的關鍵技術攻關取得積極進展,大數據工具、平臺和系統產品體系逐步完善,國內骨干大數據企業已具備自主開發建設和運維超大規模大數據平臺的能力,一批創新型大數據獨角獸企業也迅速崛起。近年來,我國大數據領域專利申請數量逐年遞增,專利公開量約占全球大約40%,躍居世界第二。
與此同時,我國大數據產業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是原創性的技術和產品缺乏,系統性、平臺級技術和解決方案的創新仍有差距。二是工業數字化基礎不牢,工業大數據開發利用不足,大數據和實體經濟融合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三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保障體系尚未建立,大數據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數據開放共享進程較慢。四是數據安全管理體系不夠完善,數據分級分類管理、安全監測、預警處置能力有待加強。五是大數據人才缺口仍然很大,尤其缺乏既熟悉行業業務需求,又掌握大數據技術與管理的綜合性人才。
大數據是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手段。通過對海量、動態、高增長、多元化數據的高效處理,能夠快速提取有價值信息,提高公共決策水平和質量,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政府治理新機制。通過對實時、動態、全樣本大數據相關性分析,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有效提升政府決策和風險防范水平,提高社會治理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加快推進智慧社會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深入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實現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