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能是蘊藏在地球內部的熱能,是一種清潔低碳,助力中國能源轉型大有可為
地熱能是蘊藏在地球內部的熱能,是一種清潔低碳、分布廣泛、資源豐富、安全優質的可再生能源。分為淺層地熱能、水熱型地熱能、干熱巖型地熱能。地熱能是最為典型的本土可再生能源,是中國本土可再生能源的“土地爺”。
地熱開發戰略價值巨大。人類對能源需求四種形態電力、熱力、動力、燃燒,最難以滿足的就是冬季和春夏秋需求相比峰谷差巨大的清潔采暖需求。由于熱力有效傳輸半徑有限,傳輸越遠熱量損失越大,而且熱量的長期存儲難度大、成本高。而地熱開發則是就近開發利用地下熱源,不用長距離傳輸,不需要燃燒就能滿足人類的清潔采暖需求。而現在的采暖方式則是要通過燃燒煤炭、油料、天然氣、生物質、垃圾等能源品種來滿足采暖需求,燃燒就會消耗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并形成對地球的污染。電力也可以用于采暖,但是中國電力主要來源于燃煤熱電廠,只有少量部分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當前力推的煤改電,還是存在系統性污染。而煤改氣,因中國本土氣源不足,要動用巨額外匯到境外購買LNG或管道氣,能否買得到、運得回、用得起,都存在變數。中國本土的地熱開發則不存在上述困擾,在中國本土投資開發地熱,還能拉動經濟、解決就業、增加稅收。從環境保護、能源安全等多方位考量,中國本土地熱開發戰略價值巨大。
地熱資源豐富體量巨大。中國大陸本土緊鄰需求主體的336個主要城市,淺層地熱能可采資源量折合7億噸標準煤;水熱型地熱能年可采資源量折合近19億噸標準煤(回灌情境下);埋深3000米至1萬米干熱巖型地熱能基礎資源量折合高達856億噸標準煤。從淺到深,中國地熱資源體量巨大,開發潛力巨大。
地熱應用和效益可期。地熱能隨著溫度的變化,可以應用到眾多領域,地熱能的利用可分為地熱發電和直接利用兩大類。200攝氏度至400攝氏度直接發電及綜合利用;150攝氏度至200攝氏度雙循環發電,制冷、工業干燥、工業熱加工;100攝氏度至150攝氏度雙循環發電,供暖、制冷、工業干燥、脫水加工、回收鹽類、罐頭食品;50攝氏度至100攝氏度供暖,溫室、家庭用熱水、工業干燥;20攝氏度至50攝氏度沐浴、水產養殖、飼養牲畜、土壤加溫、脫水加工。為了提高地熱利用率,而采用梯級開發和綜合利用的辦法,如熱電聯產聯供,熱電冷三聯產,先供暖后養殖等。
當前地熱應用主導是冬季清潔采暖,北京天然氣清潔采暖是一個冬天建筑面積每平方米30元,煙臺燃煤集中采暖一個冬天建筑面積每平方米24元。地熱采暖屬于無煙且更為清潔的冬季采暖,按其環保價值和經濟價值,不應該低于天然氣的采暖收費,至少不應低于燃煤集中采暖收費標準,地熱開發不需要優惠政策,只要政府和用戶給予其應有的市場價值即能獲得很好的利潤。北京市朝陽區北苑家園茉藜園地熱采暖是按30元/平方米收取采暖費,而其全部成本只有8元/平方米左右,經濟效益特優;河北雄縣地熱采暖只有16元/平方米,效益雖然不理想,但也不虧損,如能達到燃煤采暖的24元/平方米,就能獲得比較好的經濟效益。威海文登一家地熱溫泉酒店,年創造的銷售收入和利潤是一口中高產油氣井的數倍以上,其員工的工作條件比風里來雨里去在沙漠、戈壁、荒灘、海洋等惡劣環境工作的石油工人可要幸福多了。觀念一轉天地寬,石油公司將地熱開發作為主營業務,不僅公司能獲得豐厚利潤,石油公司員工也能擁有一個在城市生活良好工作環境。
綜上所述,地熱能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經濟效益豐厚、能源系統角色獨特、解決清潔采暖軟肋,可以大幅度減少煤炭燃燒量,替代用寶貴外匯購買的天然氣,有助于中國能源獨立與安全,有助于中國早日打贏藍天保衛戰,有助于建設美麗中國。中國地熱開發助力中國能源轉型大有可為。
地熱能發電:長路漫漫
相較于風電、太陽能發電所面臨的“不穩定性”難題,地熱能發電具有穩定性,因此也受到青睞。
我國地熱能發電始于20世紀70年代,1970年12月第1臺中低溫地熱能發電機組在廣東省豐順縣鄧屋發電成功;1977年9月第1臺1兆瓦高溫地熱能發電機組在西藏羊八井發電成功。1991年西藏羊八井地熱能電站裝機容量達25.18兆瓦,是我國目前惟一持續發電的地熱電站。
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鄭克棪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從地熱發電來看,國家要求加強高溫地熱資源勘探任務,積極為“十三五”和今后地熱發電做準備,但這需進行地質調查、地球化學及物理勘查,然后在選定的位置鉆勘探孔,鉆井完鉆后再做產能測試等技術,實施過程難免耗時。科技部“十二五”《中低溫地熱發電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的成果可供利用,但還達不到產業規模。
馬偉斌說,地熱發電需要的投入很大,要遵循相應的規律,一步一步來。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