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物處理市場存在數十億的空間等待開拓
近年來,我國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不斷提高,為人體健康提供了堅實保障。但其負面問題也隨之而來:越來越多的醫療廢棄物如何處置?該交由誰來處理?目前國內每年產生近200萬噸醫療廢棄物,其回收處理率卻不到35%,剩余廢棄物的隨意處置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
“醫療水平提高之后臨床上大量使用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醫療廢棄物的產生量大,每年高達203.94萬噸,同比增長6.24%。”金聯創塑料分析師石藍表示,近年來我國醫療廢棄物的產生量持續增長,近7年增長了約70萬噸,但僅有35%的廢物得到回收處理,仍有100多萬噸的醫療廢物未能得到有效處理。
醫療廢棄物成份多種多樣,有塑料制品、玻璃、紙類、棉紗、病人排泄物、手術切除物、動物尸體、病人血液等。其所帶的病原體比普通廢棄物多達成百上千倍。大量醫療廢物不能合理處置,將會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如感染性和損傷性廢棄物處理不當,極易造成人體的傷害及疾病的傳播;病理毒性廢棄物處理不當,則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百億市場即將開啟,中小城市或將成醫廢處理藍海
醫療廢物處理市場存在數十億的空間等待開拓。以3元/千克的處理費用計算,2016年我國醫廢處理市場規模在64.38億元,等待挖掘的市場足有41.97億元。2008—2016年醫療廢物產生量年復合增長率為7.29%,若以此計算,至2023年我國醫療廢物產生量將達到351.19萬噸,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
投資規模多在千萬元以上,準入門檻較高
醫療廢物處理行業對資金需求較高。江西某縣私營醫療廢物處理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年處理能力1980噸,則單位投資成本為1.01萬元/噸。一般而言,醫療廢物處理項目通常日處理能力在3噸/天,按每年運行時間330天計算,年處理能力為990噸。因此可以推算出醫療廢物處理項目的投資通常在1000萬元以上。
醫療廢物一般具有腐蝕性、毒性等危險特性,如風險控制經驗不足,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因此,醫療廢物處理對技術能力和行業經驗要求較高。
“基于醫療廢棄物的危害性,隨著我國對環保重視程度的提高,該類產品的處理有望迎來發展契機。”石藍表示,預計到2023年,醫療廢棄物處理市場規模超過百億元。但是,國家對醫廢處理企業的資質要求極高,《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408號)規定: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頒發。而其他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則只需縣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本門審批頒發。另外,《醫療廢棄物管理條例》對設備及工人、技術等也均有特殊要求,對多數中小企業來講可謂望塵莫及。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