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零售、生物醫藥、高端制造為代表的新經濟行業持續景氣,潛力巨大
今年以來,以新零售、生物醫藥、高端制造為代表的新經濟行業持續景氣,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最新數據顯示,隨著新經濟行業持續發展,今年以來的招聘需求也隨之升溫,招聘廣告數量的增速超過全行業的復合水平。從A股上市公司的年報預告看,新經濟行業今年業績增長明顯,這樣的背景下,多家證券機構表示看好消費、生物醫藥和高端制造的發展前景。
昨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中心會同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聯合發布的《上海市2018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報告》,也同樣呈現出這一趨勢。從行業分布情況來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吸納的2018屆上海高校畢業生最多,約占31.0%;其次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約占12.9%;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即通常所說的IT行業,約占9.0%。從增長幅度來看,科研及技術服務行業是增幅最大的行業,且近年來持續保持增長態勢。
天風證券近期梳理了前程無憂今年4月-9月共894萬個招聘廣告,并對60個行業進行橫向比較。數據顯示,以全行業的復合增速為基準,相對增速較大的主要為新經濟行業,其中既有消費服務行業,如生活服務、租賃、酒店旅游、餐飲、物業、教育培訓等,也有高端制造業,如生物制藥、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通信等。而以往招聘大戶如金融、貿易和影視文化等行業,招聘廣告則相對減少。
針對今年4月~9月的招聘廣告數據,天風證券研報表示,其中既能看出短期政策和宏觀風險的微觀影響,更為重要的是反映出長期的轉型升級和產業趨勢。
從目前披露的年報業績預告來看,招聘較多的新經濟行業,也是上市公司中預計全年業績較好的行業。截至昨日,共有990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報業績變動幅度,預計全年凈利潤向上增長的有641家,其中業績增長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和電子行業,與招聘較多的新經濟行業恰好保持一致。
目前,生物醫藥行業披露年報業績預告的有88家上市公司,預計年報業績實現同比增長的多達63家,占比超過七成。除嘉應制藥和九安醫療扭虧為盈預計業績大幅增長外,海普瑞、新和成、海翔藥業等20家生物醫藥公司預計凈利增幅達到50%以上。
此外,電子行業披露年報業績預告的94家上市公司中,也有59家預告年報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卓翼科技預計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200%,其中卓翼科技今年在招人數多達660人,技術崗位招聘338人,自動化技術總監的年薪最高可達60萬。在機械設備行業110家披露年報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有65家預計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值得一提的是,華東重機預計全年實現凈利潤3.88億元~4.50億元,同比增長194.09%~241.08%,其業績增長原因即其高端智能裝備業務的穩步推進。
消費、醫藥以及高端制造行業的發展前景也被各大證券機構看好。就生物醫藥行業來說,中信證券、申萬宏源、西南證券等多家證券機構表示看好創新藥以及醫療器械的發展前景。西南證券表示,2018年創新藥審評審批供給加快,同時創新藥在醫保中的占比提升,一系列政策為創新藥留下足夠成長空間。此外,醫療器械受利好政策推動,邁瑞醫療、歐普康視等平臺型、細分龍頭相繼崛起。中信證券也表示,藥企過去多年投研發,企業成果將會在明年集中體現出來,并逐步反映在業績上。
華泰證券、華鑫證券等則看好高端制造的新機遇。華泰證券指出,當前環境促使中國制造業出現一次重要的產能升級和行業份額結構重塑,龍頭企業和高科技制造業有望在行業變革中勝出并在資本市場上展示出“超額收益”。華鑫證券則表示,機器人長期前景值得期待,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加深,我國制造業的用工成本將不斷推升,機器人的性價比將會更加凸顯。而且相比于全球水平,截至2017年我國每萬名工人僅擁有機器人97臺,遠未達到飽和。
總結
從市場環境來講,隨著經濟復蘇預期的逐步兌現,全球股市17年收獲頗豐,成交量放大,市場做多熱情高漲,雖然18年以來美聯儲加息推進和貿易戰事態擴大化等小型黑天鵝頻發,市場波動加大,但是海外經濟復蘇、企業盈利向上是個不爭的事實,控制好組合的風險暴露,長期看依然是可以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收益;國內經濟雖然面臨下行壓力,但是經濟結構的轉型步伐從未停止,新經濟是未來的方向,17年滬深300與創業板的嚴重分化、白馬藍籌漲幅似乎過快且交易顯得有些擁擠,使得18年優質成長股的吸引力逐步明朗。
從投資方向看,消費升級、互聯網與硬件、高端制造等這些都是新經濟模式下的標桿行業,著眼未來,業績空間巨大。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