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特殊食品產業孕育著巨大的生機和發展潛力
在近日舉辦的2018第三屆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會議暨首屆特殊食品展覽會上,不少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民營養健康狀況備受關注,我國特殊食品產業孕育著巨大的生機和發展潛力。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簡稱特醫食品),是為了滿足由于完全或部分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或代謝紊亂人群的每天營養需要,或滿足由于某種醫學狀況或疾病而產生的對某些營養素或日常食物的特殊需求加工配制而成,且必須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使用的配方食品。該類食品可以與普通食品或其它特殊食品共同使用。國內外都在使用特醫食品,對于國內市場,特醫食品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市場前景比較廣闊。
“由于健康需求的迫切性和多樣化,我國特殊食品市場潛力巨大。”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說,隨著中國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增強,人們的觀念正在從吃得飽、滿足基本生理需要,向均衡營養攝入、利于身體健康的方向轉變;從有病治病向無病預防、提高健康質量轉變,這些都將促進特殊食品產業迅猛發展。
特殊食品產業發展潛力與龐大的市場需求息息相關。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理事長朱宏任舉例說,2017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41億人,占總人口比例為17.3%,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58億人,占比達11.4%,人口結構變動,帶動了特殊食品消費;同時,隨著“兩孩”政策全面實施,2015年至2017年新出生人口達5114萬人,新生兒、低齡兒都有特殊食品消費需求。此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對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具有需求的人群顯著增加,無疑都將帶動特殊食品產業高速發展。
在世界范圍內,健康領域正在發生著新的變化,即在疾病到來時采取治療手段而逐漸轉移至治未病階段。在營養食品領域也是一樣,為患者提供經過科學論證的營養配方,與藥品共同輔助疾病治療,能加快人體機能的恢復,這一創新已經在醫療體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應用在改善病人營養狀況,促進病人康復,縮短住院時間,節省醫療費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不少國家已經將這類產品列入醫保報銷的范圍。
作為世界上特殊食品消費最大的潛在市場之一,中國特殊食品生產和消費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與注意。國內外企業紛紛跨境投資建廠,兼并重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引進來、走出去”,中國特殊食品多領域、多層次、多途徑的全球融合與發展,已經成為主流趨勢,并逐漸成為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基石。
更重要的是,相比歐美、日本等國家,我國特殊食品的種類還不夠豐富,特別是營養保健型食品。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特殊食品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副司長張志強介紹,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億多人,到2025年將達3億人,老年人營養保障和需求改善將給特殊食品產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