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設施市場的客戶規模和市場容量不斷增長,帶動文體設施場館的快速發展
文體設施是指由各級人民政府舉辦或者社會力量舉辦的,向公眾開放用于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的公益性的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文化館 (站)、體育場 (館)、青少年宮、工人文化宮等的建筑物、場地和設備。
2008—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14,045億元增長到827,112億元,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經過幾年的高速增長,呈現出緩中趨穩的特點,2017年GDP增速為6.9%,顯示中國經濟運行略有放緩但仍處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面,2008年以來,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15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1,195元,同比增長8.2%。宏觀經濟增長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帶動了文化市場的擴張,體育健身與娛樂支出占消費者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增大,這就從需求層面給演藝設備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商機。
2009—2015 年間,藝術表演團體個數從 6,139 個增加至 10,787 個;全國藝術表 演團體演出場次由 120.1 萬場增至 210.78 萬場;國內演出觀眾人次從 81,716 萬 人次增加至 95,799 萬人次;演出收入從 288,214 萬元增長至 939,313 萬元,年化 增長率為 21.76%。由此可見,近年來文化設施市場的客戶規模和市場容量不斷保持高速增長,這將為文化設施場館的建設帶來新的需求。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這些政策包括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文化創意、設計服務、體育、文化娛樂業等領域,完善相關扶持政策和金融服務等,并且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要求文化產業增速達到15%以上。
近年來,在政策推動下,國內可滿足公共娛樂、文藝演出和體育健身需求的文體設施投資建設進入平穩增長期,一大批劇院、影院、文化產業園區等文體活動中心項目動工興建,部分現有場館的改造項目也在不斷增加,從而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發展機遇。
按照《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要求,到2020年,我國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有較大發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群眾體育發展達到新水平,經常參加鍛煉人數達到4.35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形成布局合理、互為補充、覆蓋面廣、普惠性強的公共體育設施網絡。
根據2014年《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各級政府要結合城鎮化發展統籌規劃體育設施建設,同時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體育產業領域,建設體育設施,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5億,體育公共服務基本覆蓋全民。由此可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體育設施建設仍將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