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政策的推動以及醫療衛生機構自身的需求推動醫療信息化市場的快速增長??
醫療信息化是指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有關的醫療服務工作、醫療支付方式等都是通過提供數字化的形式進行信息的存儲,實現各項業務的信息化管理,能夠支持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等的管理工作。
推動醫療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從醫療管理理念來說,隨著多項醫衛信息化政策的出臺以及醫改的不斷深入,老齡化問題得到關注,促使醫療管理的理念從以“治療為中心”到以“病人為中心”過渡,因而對醫療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的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在客觀上為其深化應用提供了更豐富的可能性。
隨著我國智慧醫療的出現及發展,帶動了醫療信息化產業增長,近年來,我國醫療信息化產業規模年增長率在15%以上,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2017年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達到375.2億元,同比增長12.4%;其中硬件市場規模為250.59億元,軟件市場規模為62.69億元,服務市場規模為61.92億元。從數據上看,軟件與服務市場規模占比低,但增速較快。預計2019年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將達到400億元,其中軟件與服務的年復合增速達到16.8%。
社會老齡化趨勢、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與就醫人數的不斷增加,使得醫療機構診療壓力不斷增加。通過醫療衛生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可以有效的提升醫療機構的自動化與信息化水平,充分發揮現有醫療資源的能力,有效地提升醫療機構的運營效率與患者滿意度。同時區域醫療衛生信息系統的建立也使得區域內醫療信息的整合、交換與共享成為可能;衛生計生委等衛生主管部門亦可通過對醫療衛生信息的進行動態監控、實施分析,提高衛生管理工作效率與決策水平。
目前我國醫療信息化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結合發達國家醫院信息化發展未來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將在于從簡單的業務流程信息化運用,向建設統一平臺、統一標準規范、互聯互通的業務與管理相融合的新一代智慧醫院轉移。
2018年3月20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就提出將加速互聯網+醫療、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分級診療、醫聯體等領域建設。2018年4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細化了措施,會議確定,一是“服務便民”:加快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預約診療、檢驗檢查結果查詢等線上服務。允許醫療機構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等互聯網醫療服務。二是“資源下沉”:推進遠程醫療覆蓋全國所有醫聯體和縣級醫院,推動東部優質醫療資源對接中西部需求。
醫聯體的建設將倒逼二級醫院以及基層醫院提高本院信息化程度。首先,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需要建立信息化的體系以此來對接牽頭單位,并共享資源,資源的共享必然需要各醫療機構的高度信息化來實現;另外,二級醫院、基層醫療機構需要具備較高程度的信息化系統才能做到打通各層級醫院,以此實現當前國家倡導的分級診療、遠程醫療等業務。
預計我國未來醫療信息化花費到2020年有望達到430.55億元。
醫療信息化的行業具有一定的季節性,訂單多集中在下半年確認,由此可以預計全年仍會保持一個高速增長的狀態。行業政策的推動以及醫療衛生機構自身的需求都為未來醫療信息化市場的快速增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