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發電解決了沼氣工程中的環境問題,發展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
沼氣發電是指一種集環保和節能于一體的能源綜合利用新技術,主要是利用工業、農業和城鎮生活中的大量有機廢棄物來進行厭氧發酵,然后將產生的沼氣來用作推動沼氣發電機組發電,同時還充分將發電機組的余熱用于生產沼氣,這樣既解決了相關的環境問題,又能夠消耗大量廢棄物,進一步保護環境,能夠進行大量的熱能和電能,這樣是一種在循環的環保行為,在同時也可以為相關人員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沼氣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的能源,可以通過大型沼氣池的建設和沼氣的綜合利用來進行燃燒發電,推動我國的能源發展。
沼氣發電在發達國家已受到廣泛重視和積極推廣,如美國的能源農場、德國的可再生能源促進法的頒布、日本的陽光工程、荷蘭的綠色能源等。生物質能發電并網在西歐如德國、丹麥、奧地利、芬蘭、法國、瑞典等一些國家的能源總量中所占的比例為10%左右,并一直在持續增加。德國是目前世界上沼氣工程發展最為成功的國家之一,沼氣工程幾乎都發電上網,其中98%的沼氣工程是熱電聯產工程,發電余熱用于沼氣池加熱。我國沼氣發電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2016年10月,國家能源局發布了《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要因地制宜發展沼氣發電。結合城鎮垃圾填埋場布局,建設垃圾填埋氣發電項目;積極推動釀酒、皮革等工業有機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沼氣設施熱電聯產;結合農村規模化沼氣工程建設,新建或改造沼氣發電項目。積極推動沼氣發電無障礙接入城鄉配電網和并網運行。到2020年,沼氣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0萬千瓦。
沼氣發電技術本身提供的是清潔能源,不僅解決了沼氣工程中的環境問題、消耗了大量廢棄物、保護了環境、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而且變廢為寶,產生了大量的熱能和電能,符合能源再循環利用的環保理念,同時也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沼氣發電市場以原料分類包括畜禽養殖場糞污、工業有機廢水、市政污水的污泥和生活垃圾填埋場的垃圾填埋等。我國不僅沼氣資源豐富,沼氣生產潛力巨大,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預計,2020年的沼氣生產量為440億立方米,如全用于發電,按每立方米沼氣發電1.6kWh計算,沼氣發電量超過700億kWh,而且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傾斜,沼氣發電行業將有快速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對環境保護高度重視,鼓勵利用新技術、新能源,以減輕溫室效應和促進生態良性循環。在此背景下,沼氣作為一種具有較高燃值的清潔燃料,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得到國家政府的支持。總體來看,沼氣發電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
我國沼氣發電前景巨大,因為我國制備沼氣的原料來源更加豐富,更加廣泛。預計,2020年的沼氣生產量為440億立方米,如全用于發電,按每立方米沼氣發電1.6kWh計算,氣發電量超過700億kWh,沼氣發電將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