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聯產是未來城市集中供熱的主要方式,發展前景可期
熱電聯產是指發電廠既生產電能,又利用汽輪發電機做過功的蒸汽對用戶供熱的生產方式,即同時生產電、熱能的工藝過程,較之分別生產電、熱能方式節約燃料。以熱電聯產方式運行的火電廠稱為熱電廠。熱電聯產的蒸汽沒有冷源損失,所以能將熱效率大幅度提高。
熱電聯產是未來城市集中供熱的主要方式。我國集中供熱能耗平均在 20 至 25 公斤標煤/㎡,而歐洲為 10 至 15 公斤標煤/㎡。我國北方地區冬季供熱采暖每年消耗煤炭超過 1.5億噸標煤,占北方地區建筑能耗 50%以上,大大高于同等氣候條件下發達國家水平。在西方集中供熱熱源以熱電聯產為主,而我國以區域鍋爐房為主,這就造成了我國煤炭資源的嚴重浪費。
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的能源利用效率在80%左右,供熱煤耗約為40公斤標煤/GJ,而區域鍋爐集中供熱的能源利用效率僅在60%左右,供熱煤耗約為 55 公斤標煤/GJ。可以看出,熱電聯產與區域鍋爐房相比,優勢明顯,目前熱電聯產在我國集中供熱的比重仍然較低。 伴隨著國家節能減排措施的不斷推出,小鍋爐將會逐漸被淘汰,而熱電聯產這一高效節能的供熱方式應用比重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熱電聯產行業具有區域自然壟斷性。一般情況下熱電聯產企業在所在城市或區域都有較為明確的供熱范圍,擔負供熱范圍內的集中供熱,且在一定供熱半徑內不允許修建新的熱源點,因此,熱力企業都有明確的供應范圍,所以在供應范圍內受到競爭的可能性較小。
熱電聯產要求將熱電站同有關工廠和城鎮住宅集中布局在一定地段內,以取得最大的能源利用經濟效益。造紙、鋼鐵和化學工業是熱電聯產的主要用戶,它們不僅是消耗電熱的大用戶,而且其生產過程中所排出的廢料和廢氣可作為熱電聯產裝置的燃料。城市工業區及人口居住密集區也是發展熱電聯產的主要對象。
目前電聯產行業競爭主要體現在資金實習較強、運作水平好的企業進行異地資本擴張和輸出運作技術及運作管理,對原供熱范圍以外的區域進行擴張或對其他熱電聯產企業進行兼并、收購,從而拓展自身的供熱區域。
新能源、清潔能源供熱方式將得到進一步推廣。伴隨傳統煤炭資源的日益枯竭,開采成本不斷增加,另外,由于我國對于環境保護重視程度日益加強,國家在提高煤炭高效利用、環保技術開發的同時,也在加大對新型能源的開發利用,未來伴隨技術的不斷提高和生產成本的下降,更加節能、環保的供熱方式將會得到推廣,其中水源熱泵、生物質能源供熱方式是目前技術比較成熟,具備大面積推廣條件的兩種新供熱方式。
我國從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出發,加大了發展熱電聯產的力度,制定了有關方針政策,熱電聯產以較快的速度發展起來。
我國熱電聯產技術、節能環保技術已經取得較快發展。傳統的火電企業主要以煤燃燒產生的熱能為能源,采用汽輪發電機組的方式發電,在整個熱力循環過程中能量大部分被散發到大氣中損失掉。實施熱電聯產就可以充分利用發電的余熱,根據不同品質的熱能進行工業供熱或者家庭采暖,以達到熱能的綜合利用。同時熱電廠采用專門的脫硫脫硝環保技術,以滿足降低環境污染的要求。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