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廢處理事關重大,我國危廢處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可期
隨著工業的發展,工業生產過程排放的危險廢物日益增多。據估計,全世界每年的危險廢物產生量為3.3億噸。由于危險廢物帶來的嚴重污染和潛在的嚴重影響,在工業發達國家危險廢物已稱為"政治廢物",公眾對危險廢物問題十分敏感。
危廢是指列入國家《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由國家按照一定的技術標準認定為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性、反應性或感染性的廢棄物,包括固態、半固態和液態廢棄物。危險廢物的處理方式主要包括綜合利用、填埋、焚燒、固化處理、物理處理、化學處理和生物處理等。
危廢處理事關重大,作為生態環保經濟中的重要領域,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乃至個體都應該拿出百分之百的專注去對待。危廢處理行業已經迎來政策暖風,隨著經濟發展進程的加快,未來危廢行業將得到多方面越來越多關注。
中國危險廢物處置量從2012年的2530萬噸增至2016年的4700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1%。隨著十三五期間中國鼓勵越來越多處理設施開展積存及新產生危險廢物處理,中國危廢處理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
危廢處理市場空間巨大。假設未來幾年危廢產生量保持過去十年復合增長率12%的增速,保守估計處理率為35%,單位處置成本為2200元/噸,則預計2020年危廢處理市場為540億元,2017-2020處置市場空間總計1835億元。
危廢處理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目前,危險物質已經有一定得量。我國每年約有300萬噸危險廢物臨時儲存在各生產單位,累計儲存量己達3000萬噸以上。每年有數千噸危險廢物被排放到環境中,污染隱患極大。我國先后曾有70多家鉻鹽生產廠點,目前有2/3以上的企業因各種原因關停和破產,遺留約450萬噸的鉻渣堆置在原地,大多未得到治理,造成巨大隱患。
為了治理危廢排放問題,有關主管部門制定了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的目錄;發布了一系列關于危險廢物填埋、焚燒的污染控制標準與技術規范,以及進口廢物環境保護的標準和危險廢物鑒別標準等;建立了危險廢物集中處置收費制度,促進了危險廢物處置的產業化等一系列經濟政策的制定。上海、天津、江蘇、浙江、黑龍江、吉林、四川等省市還頒布了危險廢物管理的地方管理辦法。
另外,根據國務院2016年11月24日發布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明確指出“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將面臨重要的戰略機遇。需要開展重點行業危險廢物污染特性與環境效應、危險廢物溯源及快速識別、全過程風險防控、信息化管理技術等領域研究,加快建立危險廢物技術規范體系和建立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無害化管理標準和技術體系。
在行業巨大的市場需求背景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危廢處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較好。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