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鉀長石行業正面臨一個新的快速發展時期
鉀長石(KAlSi3O8),通常也稱正長石,屬單斜晶系,通常呈肉紅色、呈白色或灰色。密度2.54—2.57g/cm,比重2.56~2.59g/cm3,硬度6,其理論成分為SiO2 64.7%Al2O3 18.4%,K2O 16.9%。它具有熔點低(1150±20℃),熔融間隔時間長,熔融粘度高等特點,廣泛應用于陶瓷坯料、陶瓷釉料、玻璃、電瓷、研磨材料等工業部門及制鉀肥用。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鉀長石用途日益廣泛,傳統陶瓷和搪瓷的釉料、玻璃熔劑、磨料等行業對鉀長石的需求必然大大增加,尤其是提鉀技術生產鉀鎂硅復合肥及鉀長石粉等產品的巨大潛在需求,使得鉀長石深度開發具有廣闊的前景。
我國鉀長石資源豐富,據統計目前國內鉀長石礦資源達60多個,儲量約達79.14 億噸,按平均含量折算成氧化鉀儲量約為 9.20 億噸。鉀長石在黑龍江、新疆、陜西、青海、云南、山西、遼寧、河北、河南、江蘇、安徽、福建、廣東、廣西、四川、山東等19個省(區)市已有探明有大中型儲量的礦床,其中黑龍江、新疆、陜西、青海的儲量約占鉀長石已探明儲量的90%。以前,各地并未對鉀長石的開發利用引起重視,有的停留在粗加工或一直未開發,沒有形成產業化。
長石礦物除了作為玻璃工業原料外(約占總用量的50—60%),在陶瓷工業中的用量占30%,其余用于化工、玻璃熔劑、陶瓷坯體配料、陶瓷釉料、搪瓷原料、磨料磨具、玻璃纖維、電焊條等其它行業。隨著經濟的發展,玻璃產品、建筑陶瓷等用量越來越大,鉀長石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場前景廣闊。
從我國鉀長石企業的性質來看,目前鉀長石的開采經營者以民企為主,我國鉀長石礦分布分散,開采條件差,起點低,相對風險較小。鉀長石行業集中度低,企業數量多,規模小,資源浪費嚴重。
從全球鉀長石市場來看,隨著國際廠商不斷進入中國市場,國內鉀長石行業整合勢必加劇,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另外,我國鉀長石產品大多是低端產品,其附加值較低,競爭手段單一,使得我國企業在與國際企業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鉀長石企業只有通過增大鉀長石企業規模,提高鉀長石行業集中度,才能改善我國鉀長石產業秩序混亂、資源浪費嚴重、自然環境破壞嚴重、環境保護能力不足的局面。
因此,研究開發先進的加工技術、裝備、高附加值產品,對于充分發揮鉀長石資源優勢和發展區域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鉀肥需求較大,進口占一半。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鉀肥的消費量在800萬噸~1000萬噸,是全球最大的鉀肥消費國之一。但鉀鹽資源探明儲量只占全球的1.6%,鉀肥進口依存度大約50%,主要來自于俄羅斯、白俄羅斯、加拿大、以色列等幾國,價格處于被動,長期受制于人。但由于鉀肥是國家戰略性產業之一,涉及到關系民生的農業,需努力做到自給自足。
由于世界經濟繼續快速發展,國內外各經濟部門對鉀長石的需求繼續增長,據預測,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重點發展具有高新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特別是環境保護、環境友好材料、節約能源減少排放材料、促進循環經濟材料,以及支援三農、支援城鎮發展所需的鉀長石產品。中國的鉀長石行業正面臨一個新的快速發展時期。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