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頒布,為工業污染治理市場爆發提供動力?
過去五年,我國工業總產值在GDP占比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仍維持在30%+的比重,顯著高于歐美發達國家。工業在我國經濟結構中的比重至關重要,而恰恰是工業由于環保設施缺乏、技術落后、排放標準不嚴、配套監管缺失等原因,成為了最大的污染源,工業環保任重道遠。
根據發達國家環保產業發展經驗來看,當治理環境污染投資占GDP比例達到1%-1.5%時,可以控制環境惡化的趨勢;比重高達到3%時才能使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且投資高峰期一般可持續10年以上。中國的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占比最高在2010年,達到1.84%,仍然未超過2%。
因此,一方面,我國工業總產值在GDP中占比較高,顯著高于歐美發達國家,要達到環境效果目標排放標準應該高于國外標準;另一方面,環保投入在GDP中占比較低,環保投資規模仍需加大。
如今隨著國家對電力、水泥、鋼鐵、化工、輕工等重污染行業的治理力度加強,以及城鎮污水、垃圾和危險廢物集中處置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有力地拉動了環保產業的市場需求,產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領域不斷拓展、結構逐步調整、整體水平有較大提升,運行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已經從初期的以 三廢治理為主,發展為包括環保產品、環境服務、潔凈產品、廢物循環利用,跨行業、跨地區,產業門類基本齊全的產業體系。
目前我國的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總額持續增加,但增長速度波動變化。近年來我國水利建設速度放緩,環保行業發展前景較好,環境投資力度不斷加強。到2017年,我國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17年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額達到82105億元,同比增長21.2%。
我國環保治理投資總額增速2016年起已經觸底回升。環保作為穩經濟和促進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抓手,行業持續獲得支持,2017年環境治理整體投資增速預計較2016年進一步加快。2018年是五年規劃的第二年,一般來說五年規劃的第二年是環保投資開始全面加速的年份。
且隨著我國工業企業盈利水平的不斷回升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頒布,為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奠定了基礎,同時,著環評制度向排污許可證制度轉換,環保監管越來越嚴格,工業污染治理市場處于爆發點。從海外環保市場發展情況看,工業環保市場大有前途,但對環保產業的挑戰更嚴峻。鋼鐵、玻璃、水泥行業高盈利水平的可持續為非電大氣污染治理市場的釋放創造了前提。
據測算,工業水處理全球市場價值已達到950億歐元,預計扔將以每年5%的速率持續增長。政策層面,環保部發布了《關于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的通知》,要求到2017年底鋼鐵、火電、水泥等8個行業達標計劃實施取得明顯成效,到2020年底各類工業污染源持續保持達標排放。
環保部副部長黃潤秋表示,將推動實施一批工業污染治理項目,鼓勵發展環境服務業。同時,推動以綠色生產、綠色采購和綠色消費為重點的綠色供應鏈環境管理,推行環保領跑者制度。下一步環保部將繼續規范和推進環境第三方治理,推動綠色供應鏈環境管理。這將為工業環保市場爆發提供動力。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