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回收利用行業的機械化程度已經接近50%??
隨著中國正式邁向汽車大國行列,我國汽車產銷量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國內汽車保有量隨之快速增加,而汽車報廢市場的容量和空間也隨之迅速擴大。政府明確了黃標車加速淘汰的任務,為了確保完成2015年淘汰2005年底前注冊營運的黃標車的工作任務,環保部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實行黃標車淘汰工作月調度制度。黃標車整治提速為正規報廢汽車拆解企業提供了增量,對于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形成了利好。
根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報廢車分會的數據統計,全國只有約30%的報廢車進入正軌報廢流程。按照當下的報廢汽車回收量來看,每年有將近150萬輛報廢機動車游離在非法拆解“地下”渠道。而當下,《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已經正式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1月30日)通過,報道稱新辦法中最大亮點“五大總成”不用再當廢鐵賣,而是可以回收再利用。
根據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公布的2018年全國報廢機動車回收情況,1-12月份,全國機動車回收數量為199.1萬輛,同比增長14.3%。今年1月份,全國機動車回收數量為18.6萬輛,同比增長22.8%。由此來看,報廢汽車的回收量是向好的,遠高于新車增速。
“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是2.4億輛,按照國際4%-6%的報廢比例平均水平,未來汽車報廢規模是相當大的。”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司長鄭書偉表示。按此來算,我國當下的報廢汽車數量應該可以達到960-1440萬輛。巨大的市場機遇,滋生了上述所提到源自新華網的調查(在一些鄉村農院里形成黑市,形成了非法購買、拆解、翻新和售賣的報廢汽車利益鏈條)。為此,編輯也通過國內某二手交易網絡平臺搜索五大總成和拆車件,發現很多明令禁止銷售的諸如發動機、車架等在出售。
近年來,我國汽車回收利用行業正在飛速發展,由于社會資本對于行業的普遍看好,大量社會資本涌入了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兼并重組、融資和上市等現象在汽車回收利用行業正頻頻發生,企業在融資后就擁有了產業升級轉型的資本和基礎,加快了行業技術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
汽車回收拆解行業正在逐漸走向機械化和互聯網化。目前我國汽車回收利用行業的機械化程度已經接近50%,與過去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上海市進行了回收汽車報廢拆解行業的改革,改革試點的企業采用了廢車拆解流水線,實現了全自動化和機械化控制,極大地提高了零部件的再制造和再利用率,無論是企業的工作環境還是工作效率都得到了較大提升。
報廢汽車精細化拆解將是拆解行業發展的趨勢,能夠進一步挖掘拆車件的最大利用價值,從而找到行業新的盈利增長點。而且對于習慣了傳統銷售原材料為主的汽車拆解企業,直接銷售回用件、拆解件實屬是面臨新的行業和市場,因此很多企業將拆解后的零部件入庫,卻無法產生有效的成交。有的成交是等客上門來拆,這樣不但降低拆解效率,也在利潤上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和保障,互聯網化的發展,必然能推動企業的發展。
2016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為1.94億輛,同比增長12.8%;2017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達2.17億輛,同比增長11.85%。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8.32%,2022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3.29億輛。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中國汽車報廢量將達到910萬輛,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8.09%,2022年中國汽車報廢量將達到2450萬輛。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