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維修保養正成為電梯行業發展的新藍海
電梯一體化產品是在傳統電梯控制系統基礎上,改良其功能受限及后期維保復雜等問題發展而來的。其將電梯邏輯控制電腦版(PLC)和電梯專用變頻器有機地整合起來,實現電梯一體化控制技術。 電梯一體化產品具有穩定性好,安裝調試簡單的優點, 可以充分滿足客戶的需求, 同時降低后期維護的成本。電梯后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存量梯改造潛力無窮。
近年來隨著電梯事故的增多, 人們開始越來越關注電梯運行安全和維保問題。目前電梯制造廠家自維保的比例低于 30%, 這表明大量電梯仍是由第三方維保公司負責。對于空間巨大的維保市場,電梯制造企業越來越愿意自己直接開展維保。
電梯維保行業指對各種電梯進行售后,維修,對運行的電梯部件進行檢查、加油、清除積塵、調試安全裝置的工作。包括電梯曳引鋼絲繩的無損檢測與潤滑維護等的相關服務的總和。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電梯保有量大幅增長并日趨飽和。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電梯保有量約為467.41萬臺,成為世界上電梯擁有量最大的國家之一。而根據其服務時間結構來看,服務時間為1-5年的電梯數量最多,占比達到63%,其次是6-10年,占比28%;11-15年的占比為9%。
同時,按照國家規定,電梯維保企業需要至少每月一次進行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電梯,還有季度保養、半年保養和年度保養。巨大的市場也推動著電梯維修行業的發展。
按國內電梯維護保養成本6000元/臺保守估算,我國電梯的年維修產值達280.45億元。顯而易見,節節攀升的電梯保有量,為發展售后服務市場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遇。再者,由于國內電梯市場競爭激烈,我國電梯行業的利潤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努力地擴大安裝和維修保養能力。
雖然中國目前仍是世界上靠生產銷售新梯就能賺取利潤的少數幾個市場之一,但是這種僅靠銷售新梯就能獲取利潤的市場狀況,在歐美及日本這些發達國家早已以在20年前已經不復存在。有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全球范圍內的電梯銷售業務只占總業務的35%,而維修保養業務占銷售總收入的55%,更新改造項目點總收入的10%。國外電梯制造企業賣電梯基本上不贏利,維修安裝改造才是電梯盈利的空間,而通過安裝、維修、改造等后續業務獲得利潤才是整個企業運作的根本支柱。
而國內維保業務收入占比僅18%,遠低于發達國家50%-60%的水平,未來提升空間巨大。在全球電梯市場,新機銷售及安裝服務產值約占40%,售后維保產值占60%。而我國電梯維保業務起步較晚,電梯生產企業及用戶對維保重要性的認識不夠,國內電梯行業80%以上的收入來源于新機銷售與安裝,而舊機的維修保養收入不足20%,可提升空間非常巨大。
不過,未來需加強監管,規范行業發展,注重人才培養,如此才能迎來良性發展。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