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2030年國內配套加氫站數量將在4500座以上
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迫切需要開發潔凈、經濟的新能源。其中,氫能以其特殊優勢,被認為是新世紀的重要二次能源,成為各國能源戰略轉移和研究的重點。氫能作為新能源,除了具有燃燒產物潔凈、無污染、不產生溫室氣體等環保性和可再生性外,還是其他清潔能源儲存和轉換的樞紐,且具有熱值高(高效)等優勢。
加氫站是氫能供應的重要保障。加氫站之于燃料電池汽車,猶如加油站之于傳統燃油汽車、充電站之于純電動汽車,是支撐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石。加氫站是給燃料電池汽車提供氫氣的燃氣站,作為給燃料電池汽車提供氫氣的基礎設施,加氫站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
加氫站系統依據不同的功能,可分為制氫系統(自制氫)或輸送系統(外供氫)、調壓干燥系統、氫氣壓縮系統、儲氣系統、售氣加注系統和控制系統六個主要子系統。氫氣壓縮機、高壓儲氫罐、氫氣加注機是加氫站系統的三大核心裝備。加氫站通過外部供氫和站內制氫獲得氫氣后,經過調壓干燥系統處理后轉化為壓力穩定的干燥氣體,隨后在氫氣壓縮機的輸送下進入高壓儲氫罐儲存,最后通過氫氣加注機為燃料電池汽車進行加注。
加氫站服務于燃料電池汽車,而目前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主要集中在日本和韓國,日本主要為豐田和本田,韓國為現代;2017年全球燃料電池汽車的總體銷量不足4000臺,以豐田做主導,銷售地區則相對分散;目前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相對于全球近億臺的新增汽車,發展空間依然巨大。
從全球加氫站建設來看,國外加氫站設施建設更為完善,發展較為迅速。目前大力發展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的國家主要有美國、德國、日本,并制定了長期的發展規劃,其中日本成為世界上加氫站最多的國家。相比國外,我國加氫站發展較為滯后,國內加氫站數量稀少,運營數量僅占全球的1%左右,與公共充電樁約全球50%的占比有很大的差距,且國內加氫站多為大型賽事或示范項目而建,一些在賽事結束后即被拆除。
國內加氫站數量較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國以發展純電動汽車為主,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相對緩慢,技術尚不成熟;另一方面,建設加氫站所需的關鍵部件沒有量產的成熟產品,大多依靠進口,加氫站建設成本較高;此外,加氫站運行維護成本較高,加氫站的基礎設施需要依靠加氫規模效應平衡收支來盈利,而目前我國燃料電池汽車尚屬起步階段,運營車輛較少,盈利較為困難。
2015年以來,隨著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逐步發展以及加氫站建設補助的完善,各個地區也開始規劃建設加氫站,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在建的和規劃建設的加氫站有20座以上,如佛山、云浮、如皋等地都正在建設加氫站。通過加氫站的建設進一步推動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發和普及的進程,形成加氫站與燃料電池汽車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預計2025年后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到2030年國內燃料電池汽車年銷量規模可達百萬以上,配套加氫站數量將在4500座以上,對應加氫站投資規模800億元,相關設備投資規模達到500億元。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