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鎳三元材料路現已成為動力電池的主要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包括錳酸鋰、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等,目前主流的電池以磷酸鐵鋰及三元材料為主。磷酸鐵鋰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同時具備價格優勢,在商用車、專用車及儲能領域占據優勢;三元材料具備能量密度高特點,乘用車領域三元材料占據相對優勢;錳酸鋰具有成本低及安全性能好特點,在取代鉛酸電池和低速物流車等領域占據優勢,但錳酸鋰體積比容量低、高溫循環差,導致其在商用車、物流表車等應用領域受限。
三元材料已成為正極材料增速最高的細分領域。據高工鋰電統計,2017年全國正極材料產量為21萬噸,同比增長3成,其中三元材料8.6萬噸、磷酸鐵鋰5.8萬噸、鈷酸鋰4.5萬噸、錳酸鋰2.1萬噸,三元材料接替2016年磷酸鐵鋰成為2017年增速最高的正極材料,受益乘用車接替客車成為新能源車重要增量。
新能源乘用車趨勢成長打開三元正極五百億市場空間??紤]積分制的實施,2018-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產量可達80萬輛、124萬輛和194萬輛,相應拉動三元電 池需求量30GWh、51GWh和89GWh,經折算未來三年三元正極材料需求分別為5.2萬噸、8.2萬噸和13.7萬噸,則對應電動車用三元正極市場規模分別為114億元、163億元、245億元,CAGR超過6成,合計市場空間超五百億元。
目前動力電池行業正在處于洗牌期,龍頭企業市場地位開始逐步形成,而三元正極行業目前仍然比較分散,仍然處于擴產期。
目前我國正極材料CR10=28%,CR10=49%,行業集中度較低,低行業壁壘吸引了眾多企業投產正極材料。據統計,截止2017年上半年,我國正極材料企業數量超過300家,而產能過萬噸企業僅30家。根據我們整理的正極材料規模企業的產能以及擴產情況,其中,三元材料擴產產能占比高達73%。
新增產能將集中于2018-2019年間投產。我們預計2020年我國正極材料總產能超過70萬噸,遠超26.4萬噸的需求量。2020年我國三元正極材料總產能為28.4萬噸,三元正極材料總需求為12.6萬噸。因此,相較而言,三元正極材料產能過剩程度略低,而其中高端高鎳產能如811、622等,預計有望成為稀缺產能。
三元正極材料包括鎳鈷錳(NCM)和鎳鈷鋁(NCA),NCM根據金屬含量比例可以分為532,622,811等型號,鎳含量越大,可導致析出的鋰越大,能量密度更高。NCA三元材料的克容量與811相當,松下量產的NCA18650(供應特斯拉ModelS)能量密度可達230wh/kg。自2016年之后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中,電池能量密度成為重要參考指標,補貼與能量密度掛鉤。從政策和市場兩個層面來看,高鎳三元材料路線已成為動力電池的主要發展趨勢。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