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再生資源行業得到迅猛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再生資源回收以物資不斷循環利用的經濟發展模式,目前正在成為全球潮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得到大家一致同意。可持續發展就是,既符合當代人類的需求,又不致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是我們在注意經濟增長的數量,同時要注意追求經濟增長的質量。主要的標志是資源能夠永遠利用,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
近幾年,我國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我國的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從1997年才開始起步,仍處于起步階段,還屬于朝陽產業,雖然我國再生資源行業得到迅猛發展,但與我國再生資源產生量和需求量相比,與發達國家對再生資源的利用情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國再生資源發展還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
我國當前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產值尚存較大提升空間,整體而言,我國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較低,主要品種的回收率甚至低于60%,與部分發達國家的80%-90%存在顯著的差距。同時,由于受制于技術水平及市場化運作程度等因素,回收利用產業鏈的附加值較低,未盡到物盡其用,造成資源的浪費。
工信部于2016年7月印發《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旨在到2020年將主要再生資源利用率提升至75%。
同期國務院下發通知為了促進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促進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稅收公平和稅制規范,經國務院批準,決定調整再生資源回收與利用的增值稅政策,取消了“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銷售其收購的廢舊物資免征增值稅”和“生產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入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銷售的廢舊物資,可按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開具的由稅務機關監制的普通票據上注明的金額,按10%計算抵扣進項稅額”的政策。
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企業規模小、融資能力差、技術水平低等特點,從而導致企業生產規模受限、產品價值低、運營資金緊張、回收渠道不穩定,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我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標準化滯后,大多數再生資源品種沒有相應產品技術標準、質量分類標準及檢與標準的支撐,特別是廢舊紡織品、廢玻璃、廢紙等品種,以及在深加工環節,相應標準嚴重缺失。再生資源標準與產業政策脫節,頂層設計未能將資源產業鏈上下游銜接好,流于表面未能引起企業足夠的重視;已制定的一些標準受制于其范圍與力度,企業缺乏執行標準的積極性,行業的規范化水平亟待提升。
針對我國當前再生資源行業發展不規范等問題,近年來相關法律法規頻出。2015年9月出臺《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中長期規劃(2015-2020)》,旨在提升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規范化水平和規?;潭龋瑯嫿ǘ嘣厥?、集中分揀和拆解、安全儲存運輸和無害化處理的完整的先進的回收體系;2017年1月,工信部、商務部、科技部三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建成管理制度健全、技術裝備先進、產業貢獻突出、抵御風險能力強、健康有序發展的再生資源產業體系。
截至2016年底,我國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輪胎、廢紙、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汽車、廢舊紡織品、廢玻璃、廢電池十大廢棄物回收總量約為2.56億噸,同比增長3.7%,回收總值約5902.8億元,同比增長14.7%;預計到2021年,我國主要再生資源利用總量將達到3.25億噸,復合增速5%。“十三五”期間,隨著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市場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再生資源行業將會延續前幾年的景氣度。據我們估算,再生資源回收價值將超過萬億元,復合增速逾10%。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