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設備制造業升級已經成為新常態下企業尋求突圍的發展方向
中國服裝產業一直保持著20%以上甚至更高的增長速度,如今中國的經濟發展步入了新常態,與此同時,中國的服裝行業也進入了一個轉型調整的關鍵時期。
如今,出現在紡織服裝產業鏈中最多的詞匯,莫過于“工業4.0”、“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與這些詞匯關聯最緊密的無疑是紡織服裝產業鏈中的制造業轉型、智能制造,以及企業的快速反應等方面,而信息技術下的產業模式也在進行著潛移默化的轉變,作為紡織服裝產業鏈中的一環,縫制機械制造行業也毫不例外地呈現出新的特點和趨勢。
服裝產業升級,基礎設備先行,《中國制造2025》規劃已經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以人為本。規劃明確提出,引導和支持制造業企業延伸服務鏈條,從主要提供產品制造,向提供產品和服務轉變,鼓勵制造業企業增加服務環節投入,發展個性化定制服務、全生命周期管理、網絡精準營銷和在線支持服務,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由提供設備向提供系統集成總承包服務轉變,由提供產品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轉變,鼓勵優勢制造業企業裂變專業優勢,通過業務流程再造,面向行業提供社會化專業化服務。這無疑為縫制設備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當前我國的縫制機械工業正處于深度調整時期,從上半年的統計數據來看,行業總產值、銷售收入以及利潤,均有不同幅度下降,行業發展的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但是與此同時,以模板縫紉機、自動縫制單元為代表的新型縫制設備正在用戶行業掀起“機器換人”的熱潮,以釘扣機、鎖眼機、包縫機等為代表的特種機仍然保持持續增長,多功能家用縫紉機正以超過20%的增長速度堅定地邁出縫紉機重返家庭的步伐。
由此不難看出,縫制設備制造業升級已經成為新常態下企業尋求突圍的發展方向,而這個突圍的方向就是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基礎上的服務升級與智能升級。
當前,以信息網絡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顛覆了傳統的制造業生產方式,行業制造模式呈現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趨勢,信息通信技術、先進智能控制技術、物聯網、大數據的管理技術在行業內快速應用,縫制機械產品正由自動化向智能化快速升級,一批諸如自動模板機、自動縫制單元等智能化程度較高的縫制設備的成功研制,標志著這個行業正在實現著彎道超車,初步具備引領以信息化技術為特征的國際縫機技術發展潮流的能力,自動縫紉機以及自動裁床、自動吊掛系統、熨燙系統等產業鏈延伸設備正逐漸向產業用紡織品、家居裝飾、汽車裝飾、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拓展。“由此我們堅信,我國的縫制機械行業完全有能力借助智能化轉型機遇,在技術創新上徹底擺脫跟隨模式,率先發展基于互聯網、物聯網的智能縫制機械系統和智能縫制解決方案。在先進制造上積極應用高精度加工機床和以智能機械手、機器人為手段的智能化生產制造技術,不斷提升個性化設計和定制化服務水平,加速推動制造業價值鏈向服務延伸。
縫制產業和制造產業不一樣,它是一個裝備產業,裝備產業的話,它的創新,服務管理創新、技術管理創新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只有創新、只有裂變發展以后才能夠引領世界縫紉機行業。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