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儀器這種概念引發了傳統儀器領域的一場重大變革
虛擬儀器技術就是利用高性能的模塊化硬件,結合高效靈活的軟件來完成各種測試、測量和自動化的應用。靈活高效的軟件能幫助您創建完全自定義的用戶界面,模塊化的硬件能方便地提供全方位的系統集成,標準的軟硬件平臺能滿足對同步和定時應用的需求。只有同時擁有高效的軟件、模塊化I/O硬件和用于集成的軟硬件平臺這三大組成部分,才能充分發揮虛擬儀器技術性能高、擴展性強、開發時間少,以及出色的集成這四大優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儀器已經不適應快速、復雜的多參數的測試與測量,迫切要求測試、測量技術不斷改進與完善。由于微型計算機技術、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飛速發展,儀器的功能和組成也發生了質的變化。計算機處于核心地位,計算機軟件技術和測試儀器更緊密結合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儀器的結構概念和設計觀點等都發生了突破性的變化。
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NI公司提出了全新概念的儀器———虛擬儀器。這種概念引發了傳統儀器領域的一場重大變革,使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得以長驅直入儀器領域,和儀器技術結合起來,從而開創了“軟件即是儀器”的先河。
“軟件即是儀器”這是NI公司提出的虛擬儀器理念的核心思想。從這一思想出發,基于電腦或工作站、軟件和I/O部件來構建虛擬儀器。I/O部件可以是獨立儀器、模塊化儀器、數據采集板(DAQ)或傳感器。NI所擁有的虛擬儀器產品包括軟件產品(如LabVIEW)、GPIB產品、數據采集產品、信號處理產品、圖像采集產品、DSP產品和VXI控制產品等。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虛擬儀器將向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1、新的總線技術的應用
從虛擬儀器構成看,總線是連接計算機與儀器的紐帶。總線的能力直接影響測試系統的總體水平。虛擬儀器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總線技術的不斷升級換代的結果。
2、模塊化、集成化是硬件發展的主要潮流
硬件標準化、模塊化使測試系統組建方便靈活。模塊式結構使測試系統體積減少、速度提高,從而使測試系統實現小型化和微型化真正成為可能。ASIC技術將被普遍應用于儀器與自動測試系統 中。將儀器儀表的傳感器及其處理、控制和后續電路等都集成于芯片上已成為可能。
3、IVI技術的發展
目前,遵循IVI規范的驅動程序還是有一些局限性。到現在為止,類驅動器規范只能統一每一類中80%儀器的功能,而其他20%儀器功能的統一要比前80%艱難得多。而且,9類儀器的類規范并沒有包含所有的儀器類。儀器供應商和驅動程序的提供者都不能保證具有IVI驅動程序的可互換儀器對同一個應用程序或同一個測量要求會給出同樣的結果,互換的可靠性沒有保障。
4、網絡化虛擬儀器
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可將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的測試設備聯系在一起,使昂貴的硬件設備、軟件在網絡上得以共享,減少了設備重復投資。人們可從任何地點、在任意時間獲取到測量信息(或數據),并控制儀器進行測量操作。因此,它與傳統的儀器相比是一個質的飛躍。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