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旅游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最佳途徑之一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旅游行業得到了重視與發展,成為社會經濟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森林旅游業無論是在經濟效益還是生態環境上都具有積極影響,能夠推動實現經濟發展,實現天人合一。
森林旅游是以森林、濕地、荒漠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外部物質環境為依托,所開展的游覽觀光、休閑度假、健身養生、文化教育等旅游活動的統稱。森林旅游的主要載體,則主要依靠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和林業系統的自然保護區。一大批樹木園、野生動物園、林業觀光園等也被納入了森林旅游的范疇。
如今,人們生活在高節奏、高標準、高物質的條件下,更加向往回歸自然,走向自然;而這也成為旅游行業發展的又一契機,是一種創新型生態產業。發展森林旅游理念源自于20世紀60年代,人們生活環境的變化。森林旅游主要以森林為景觀、利用自然資源進行景物建設,例如:植物景觀、動物景觀、生態景觀等。可以讓人們遠離喧囂、緩解壓力、放慢生活節奏,享受自然萬物所賦予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真諦。同時,促進行業經濟進步。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各類森林旅游地數量超過9000處。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和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總數達7181處。其中,國家森林公園828處,國家濕地公園836處,林業系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59處,國家沙漠公園60處。
森林旅游成了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最佳途徑之一。
近30年來,我國森林旅游業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態勢。這樣一組數據令人振奮:在過去的5年中,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累計達46億人次,年均增長15.5%,創造社會綜合產值33400億元。
發展森林旅游業前景
1、對人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森林具有維護生態平衡的作用,是自然萬物的調度,是“地球之肺”。當下,人們渴望走向自然、與自然來一次親密接觸,也是人們對于健康、綠色、溫馨生態環境的向往。所以說發展森林旅游業對人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人們在享受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對社會發展、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傷害,而森林環境至始至終保持著清新、自然、優雅、寧靜,是人們放松、緩解壓力、排除煩惱的最佳選擇。這更加激發了人們走向森林、田野、村莊的向往與追求,期盼著回到自然的懷抱以緩解快節奏生活所帶來的負擔。因此,森林旅游得到了人們的關注與期盼。
2、森林旅游能夠推動生態建設與經濟進步
森林旅游可以傾向于生態經濟型的林業,做好林業結構調節進而實現生物多樣化保護。根據林業部門規定指出:森林旅游作為產業,應將森林旅游視作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林業建設的落腳點。
3、發展森林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
20世紀,森林建設理念開始發生顯著變化,可持續發展與現代化林業建設初見成果。森林可持續經營理念的提出可以說是由傳統轉向現代林業發展的根本性變革,使原本單一的森林經營理念更為更為多樣化,將森林經營融入發展主導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對森林經營理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現階段,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發展的共同目標。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