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液晶材料企業快速發展,液晶材料國產化勢在必行
液晶材料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溫度下既有液體的流動性又有晶體的各向異性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其制造過程是從基礎的化工原料材料合成為普通級別的液晶單體,經過純化,除去雜質、水分、離子,升級為電子級別的液晶單體,再由這些電子級的液晶單體以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達到均勻、穩定的液晶形態形成混合液晶。
混合液晶經過LCD制造商的生產工序與其他相關材料組裝在一起,成為液晶顯示器面板,再裝上電子部件,即可成為大眾所見的各類電子產品——計算器、電子表、手機、PDA、筆記本、電腦及電視等等。
我國液晶材料發展起步較晚,與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之間仍存一定差距。國內液晶材料企業技術基礎較為薄弱,國內液晶材料主要依靠進口,特別是中高端市場。目前, 國際上主要有德國默克(Merck)公司、日本智索(Chisso/JNC)公司、大日本油墨(DIC)和日本ADK 公司四家液晶材料公司,主要生產TFT、STN、中高檔 TN 等中高檔液晶材料產品。由于TFT液晶材料的高技術壁壘,導致中高端液晶材料市場多年來一直處于壟斷狀態。
高性能液晶材料等新型精細化學品的開發與生產屬于國家鼓勵類行業,是當前國家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重點扶持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國家為鼓勵液晶材料的發展,從國家發展戰略、產業培育和發展鼓勵政策、科技人才培養、創新體系建設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扶持該行業發展的重大政策。在國家鼓勵的顯示技術本土化的背景下,國內混晶材料企業將迎來歷史性發展機會,液晶材料國產化勢在必行。
從全球液晶材料的應用領域來看,90%以上的液晶材料都應用在了液晶面板顯示領域。可以說是,液晶顯示屏的需求推動了液晶材料的發展。目前,全球主流的液晶顯示屏用到的液晶材料主要有以下集中液晶材料:TN—LCD、HTN—LCD、STN—LCD及TFT—LCD。其中,TFT-LCD材料技術含量相對較高,全球市場上主要被德國、日本幾家企業給壟斷,而TN-LCD材料行業因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同時市場價格每年也在下降。
目前液晶顯示的主流為TFT-LCD,其顯示亮度高、對比度好、反應速度快、色彩逼真,在手機、電腦、電視等產品上應用最為廣泛。目前TFT-LCD占整個平板顯示行業總產值比例超過80%,是主流的液晶顯示技術。
液晶行業產業鏈較長,上游為基礎化工原料以及材料器件,中游為液晶面板,下游為各類電子產品。其中上游主要包括液晶材料(中間體、單體、混晶)、偏光片、驅動IC、玻璃基板、濾光片、背光模組等,成本占比分別為3.5%、9.9%、10.4%、15.2%、17.9%、29.1%。
未來兩年大陸仍有較多產線投放,到2020年大陸廠商需求有望達到570噸,非大陸廠商需求有望達到700噸,全球需求合計1270噸,大陸占比有望達到45%。
關于LCD產業前景,目前市場爭論較多的是 OLED在未來是否會替代 LCD。與傳統的TFT-LCD相比,OLED 結構簡單,具有天然的成本優勢,且響應速度快、視角好,OLED 普遍被認為將成為 TFT-LCD 的終結者。但是 OLED強度低,壽命短,特別是大尺寸良品率低;OLED的技術還不是非常成熟,同時OLED 產業鏈不足,所以目前仍是液晶材料主導市場。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