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印刷產業的發展面臨著很大的挑戰,轉型升級是關鍵
印刷,是將文字、圖畫、照片、防偽等原稿經制版、施墨、加壓等工序,使油墨轉移到紙張、織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復制原稿內容的技術。印刷是把經審核批準的印刷版,通過印刷機械及專用油墨轉印到承印物的過程。
受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的影響,以及數字化、網絡化進程加快的沖擊,我國印刷行業正面臨一系列不利因素。2017年,全國出版物印刷企業(含專項印刷)共有8753家,與上年相比降低2.05%。據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印刷復制實現營業收入13156.49億元,較2016年增長4.68%;利潤總額850.03億元,增長1.26%。
未來5年中國印刷產業所處的市場環境充滿是嚴峻的。一方面是因為國內宏觀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過程中經濟的低速運行造成的需求波動;另一方面,環保治理、行業準入門檻的改變對企業經營成本的增加和遠期發展不確定性的提高。中國印刷產業的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
現代印刷產業是我國新聞出版產業的主要支柱產業,同時成為現代產業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階段印刷產業的發展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數字傳媒擠壓市場,使得紙質出版物印刷品市場需求正在萎縮;產業地位逐漸下移,印刷產業被動處于相對尷尬的一環,行業贏利能力整體下降;產業結構不夠合理,致使惡性循環影響行業發展后勁;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這正是當前眾多印刷企業所缺乏的;行業人才層次偏低,與現代企業科學發展的需要差距較大。
未來發展方向分析
1、提升產業文化內涵,轉向文化創意型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勝利召開,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國家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印刷產業作為重要的文化產業,必須搶抓利好機遇,大力提升產業的文化內涵,依靠文化創新催生印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形成“文化創意+印刷包裝”的新型企業模式,盡可能享受文化產業扶持政策。
2、推動產業自然延伸轉向業態創新型
實現印刷產業自然延伸,就是在縱向“鏈”上延伸,在橫向“面”上拓展,賦予“印刷產業”新的內涵和外延。
3、加強科技工藝創新轉向技術引領型
裝備、技術和工藝是上乘印刷質量的基本保證,一旦占領了技術領先的高地,就能從眾多同質化印刷企業的競爭夾擊中突圍而出。
4、兼并重組打造龍頭轉向規模效益型
眾所周知,規模可以攤薄成本,規模也可以增強抵御風險能力。因此,已經上市或者其他有實力的印刷企業,可充分發揮優勢,利用自身在業內的影響和帶動能力,審時度勢,主動出擊,兼并一批中小型印刷企業,優化配置生產資源,抓住機遇快速做大做強,打造大型的印刷航母,以較大的規模放大效益,保障必要的市場地位,使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5、深耕細作特色領域轉向精品特色型
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奢談過多可能力不從心,但量力而行作出特色、精品,同樣可以有效減少競爭對手,增加與客戶討價還價的資本,獲得不低于、甚至高于社會的平均利潤率。
6、重點發展數字印刷轉向都市商務型
數字印刷具有快速、靈活、環保、利潤率高的特點,非常適合承擔緊急、短板、絕版的印刷業務,而且新聞出版總署頒布的《數字印刷管理辦法》,為鼓勵數字印刷快速發展,法規設定的資金、設備、場地等入門條件比較低,許可的經營范圍比較寬泛,還可以跨地區實行連鎖經營。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