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投資緬甸產業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緬甸聯邦共和國基本信息
緬甸是一個總統制的聯邦制國家,實行多黨民主制度。總統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緬甸聯邦議會實行兩院制,由人民院和民族院組成,議會選舉制度是當前緬甸政治的基本特征。
緬甸國內主要政黨包括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Democracy)、聯邦鞏固與發展黨(The Union Solidarity andDevelopment Party)、民族團結黨(The National Unity Party)、
撣邦民主黨(The Shan Nationalities Democratic Party)、若開民族發展黨(The Rakhine Nationalities DevelopmentParty)等。
緬甸奉行“不結盟、積極、獨立”的外交政策,按照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共同倡導者之一。緬甸不依附任何大國和大國集團,在國際關系中保持中立,不允許外國在緬駐軍,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不對國際和地區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
文化緬甸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共有135個民族,主要為緬族(約占65%)、撣族(約占8.5%)、克倫族(約占6.2%)、若開族(約占5%)、孟族(約占3%)、克欽族(約占2.5%)、欽族(約占2.2%)、克耶族(約占0.4%)等。各少數民族均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其中緬族、克欽族、克倫族、撣族和孟族等有文字。緬甸官方語言為緬甸語、英語。
緬甸是一個信仰自由的國家,每年都有許多各種宗教的儀式、節日。信仰佛教的人數最多,緬甸佛教是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教),與中國的佛教(大眾部,俗稱大乘教)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
緬甸為佛教國家,超過85%的緬甸人信仰佛教且十分虔誠,視佛塔、寺廟為圣地,無論國家元首、外國貴賓,或是平民百姓,進入佛寺一律赤腳。
項目概況
(一)項目名稱
國泰緬甸產業園項目
(二)項目建設單位
江蘇國泰海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江蘇國泰”〕
(三)項目背景
從國內方面看,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是我國對外開放以來的一項基本發展戰略。緬甸是“一帶一路”重要沿線國家,當前,國家也正在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國內生產能力較大、競爭優勢較強的企業對外投資,建立境外生產加工基地,并以商業運作為基礎,建立境外經貿合作區。
從緬甸方面看,對于工業與制造業領域的多數中小型投資者而言,他們雖然具備運營其自身生產加工業務的能力,但往往無力兼顧項目前期土地租賃、廠房建設等環節,或僅依靠自身能力不足以實現較優的生產條件,因此,高標準、區位優、設施完善的產業集聚區在緬甸具備良好市場前景。
緬甸地處亞洲中南半島西北部,國土面積67.66萬平方公里,人口6,000多萬,地理位置重要,自然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
近年來,緬甸具有較高的服裝制作工藝,多年為日本、韓國等高端市場生產,積累了一定的高端紡織服裝產品制造經驗。與此同時,緬甸是享受歐盟普惠制待遇的國家,享受出口免稅待遇,同時成衣對日出口也免稅;緬甸擁有數個港口,海路運輸便利;互聯網和電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方便商務通訊;緬甸擁有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且勞動力素質不斷提升。
在緬甸投資紡織服裝產業主要得益于其國內和國際環境。國內方面,服裝行業是新政府優先發展的行業,政府對服裝業投資
與設廠提供相應的鼓勵政策。國際方面,一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相繼解除對緬甸的經濟制裁,貿易關系恢復正常化,對緬甸服裝產業復蘇具有重大意義;二是昂山民盟執政以來,活躍的外來直接投資、合資企業等外來資本,為緬甸商業注入了巨大活力;三是其他國家對緬甸發展的大力支持,如歐盟提供技術支持、人才培養,并放寬市場準入。
(四)項目擬建設地點項目擬選址仰光萊達亞工業區第五區,該區總面積1,350畝,是緬甸省級工業園,位于仰光西北部,距離仰光港口約26公里,距離仰光國際機場約18公里,距離公司緬甸服裝產業基地項目約22公里。擬建項目占地約215畝。
(五)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投資總額預計16,800萬元(注:若無特殊說明,本可研中出現的計價貨幣均為人民幣,下同),將建設平均使用面積1萬平方米的廠房8幢,約5,000平方米的宿舍樓及相關生產、生活配套設備和設施。
(六)項目建設內容
1.項目主要建筑物工程方案(1)建筑處理與結構選型
主廠房長度約198米,寬51米,計劃均建單層廠房,檐高6.4米。廠房采用標準鋼結構,廠房前部設計二層辦公樓,其余為單層廠房,室內地坪為水磨坪。廠房結構體系設計采用條形基礎、大跨通窗,同時滿足生產的通風采光需要。
(2)土方及綠化工程平整場地土方、規劃綠化用地。
(3)基礎設施工程
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道路、水、電、氣等多項工程。高壓電已通廠區馬路邊,需申請變壓器并接電、排電,需用電最大負荷為4,000-4,800KWV,由園區入駐企業提供廠房內配電間及主電源箱位置。發電機組、鍋爐容量、用水量、水箱、水處理、動力電源及水幕空調等相關設備由園區入駐企業自行考慮。
(4)標準廠房及配套設施
擬建標準型鋼結構廠房10,000平方米×8座。本項目需自建水塔取用地下水,另建造鍋爐房、配電房、消防水池、員工就餐區、衛生間等配套及公共設施。考慮客戶驗廠要求,將布置簡易監控。按當地消防要求,統一建設消防設施及消防水池。另統一配備衛生間、化糞池、排污管道、室內場地、室外電纜溝、照明線路、雨水溝、圍墻、門頭、門衛、LOGO標設、自行車庫、停車位及交通劃線。
2.廠區配套設計技術要求及使用交接范圍(1)廠房用途為服裝制造,具體工藝為:面料--裁剪--縫制--整理--檢驗--成品—倉儲--辦公室(含宿舍)。
(2)在擬建的8座廠房中,均利用一跨區域分割為二層的行政辦公室。
(3)每座獨立區域的廠房均分別配備獨立的員工就餐區、員工衛生間、配電房、變壓器、發電機房、油氣庫、鍋爐房、水塔水箱、凈水設備間等配套用房。
(4)整個區域內,整體考慮整個廠區的室外道路、消防、消防水池、雨污水排放、供配電(電纜溝)、用水、用氣、路燈、監控等,另包括零星配套的項目門衛、圍墻、門頭LOGO、公共空間、綠化、停車場、停車位、自行車棚等。
(5)鋼結構廠房內頂棚不考慮保溫措施,四周圍護僅作單層鋼板圍護,地坪以毛地坪為主,地面裝飾材料由園區入駐企業進駐后自行考慮。
(6)各車間內配電房、動力配電箱、室內光帶、發電機組、鍋爐房、凈水設備、水泵、水箱等均由園區入駐企業進駐后自行考慮。
(7)除上述廠房及其配套設施外,剩余空地預留未來員工宿舍建設的空間。
項目建設單位
“江蘇國泰”于2006年12月8日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碼“002091”。江蘇國泰以供應鏈為核心載體,立足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資源,在堅守和創新中努力打 造 成為 一 流 國際 化綜合商社。
本項目擬由公司用募集資金16,800萬元以1元/每元出資的價格增資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國泰紫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再由江蘇國泰紫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將該16,800萬元以1元/每元出資的價格增資其全資子公司江蘇國泰海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然后由江蘇國泰海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將該16,800萬元在緬甸設立全資項目公司實施項目。
可行性研究報告工作情況項目編制依據
1.《緬甸新投資法》(2016)2.《緬甸投資法實施細則》(2017);3.《緬甸聯邦稅法》(2018);4.《緬甸公司法》(2018)5.緬甸仰光萊達亞工業區總體規劃;6.《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試用版)》(國家計委辦公廳計辦投資[2002]15號);
7.《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有關法律、法規、規定;8.《盡職調查報告-CLB中國法律事務所(緬甸)》(二)項目編制原則
按照我國有關可研報告編制規定以及有關方面的要求,在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有關方面的意見,編制了本可行性研究報告。并秉著切合實際、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的原則,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對本項目進行分析論證,為項目決策提供比較切合實際的科學依據。
項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一、項目建設背景國內紡織服裝業現狀
近年來,原材料成本上漲、同質化產品過多、招工難、用工貴、出口利潤不斷下降一直困擾著國內的紡織服裝企業。長期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及轉型,已經面臨著人力、資源、出口等諸多問題。國內紡織服裝業的低成本優勢正在逐漸消失,越來越多的企業感受到來自南亞、東南亞等國家的紡織服裝快速發展帶來的壓力。
規避貿易摩擦,也是國內紡織服裝業“走出去”的積極動力,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的之一。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有條件、有實力的企業通過資本輸出、技術輸出、品牌輸出等方式到有市場潛力的國家和地區投資辦廠,是應對貿易摩擦加劇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企業繞開貿易壁壘,更好地參與全球資源優化配置。
因此,紡織服裝業進行海外轉移和對外投資已經成為我國紡織服裝業適應國內產業、經濟、社會發展和順應國際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降低成本、分散貿易風險是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主要驅動力。
“走出去”戰略是重要的國家戰略之一,國家支持和鼓勵企業走出去到海外進行生產投資,增強國家化經營能力,習總書記更是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為國內企業特別是紡織服裝企業“走出去”帶來了新的方向。
二、緬甸總體情況
1.地理緬甸位于亞洲中南半島西北部,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毗鄰,東部和東南部接與老撾和泰國相連,西南瀕臨印度洋的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西部和西北部與孟加拉國和印度接壤,海岸線長2,832公里,國土面積約67.66萬平方公里。
緬甸的行政區劃為七省、七邦和聯邦特區,分別為:仰光省、曼德勒省、勃固省、馬圭省、實皆省、伊洛瓦底省、德林達依省、撣邦、克欽邦、克耶邦、孟邦、克倫邦、欽邦、若開邦、內比都聯邦特區。
2005年11月,緬甸行政首都由仰光遷到內比都。內比都南距仰光約390公里、北距古都曼德勒約320公里,地理位置上屬于緬甸中部地區。作為前首都,仰光目前是緬甸的商貿與經濟中心以及第一大城市,人口超過500萬人。按照人口規模劃分,曼德勒與毛淡棉分別為緬甸第二及第三大城市。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