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回收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1.鋰電池需求增長: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鋰電池需求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23年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71.7萬輛,同比增長60.2%。1-5月份累計銷量294.0萬輛,同比增長46.8%。而從全球市場來看,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最新分析,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1400萬輛,同比增長35%,占全年汽車總銷量的18%左右。這一需求增長直接推動了鋰電池回收資源化利用市場的發展。
2.政策釋放行業勢能:
隨著大量新能源汽車逐步進入退役期,各國政府紛紛制定了相關法規和政策,鼓勵和支持鋰電池回收行業的發展。歐盟于2006年頒布了《廢棄電氣和電子設備指令(WEEE指令)》,其中包括對廢舊鋰電池回收和處理的要求。根據該指令,歐盟成員國需要建立國家回收體系,確保廢舊鋰電池的回收率達到一定標準,并要求廠商負責回收其生產的鋰電池產品。而在中國,國家相關部委也一直致力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回收的推動。2018年,中國發布了《關于鼓勵和規范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支持鋰電池回收資源化利用項目,并提出了相關政策措施和經濟激勵措施,包括減免稅收和補貼等。
3.回收技術進步:隨著技術的進步,鋰電池回收資源化利用技術逐漸成熟和完善,包括物理分離、化學回收、冶煉提取等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新一代的組合密封+熱解技術的突破,成為了鋰電池回收工程的分水嶺。它不僅提升了回收效率,而且還幫助回收企業解決了回收過程中長期存在的安全隱患,推動了行業走向標準化、綠色化發展。
4.產業鏈完善:鋰電池回收產業鏈正在逐步完善,從回收到材料處理再到再利用,相關環節逐漸形成了合理的產業分工和配套設施。越來越多的回收企業和技術提供商加入市場,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5.循環經濟導向:循環經濟的核心是資源的循環利用,即通過延長產品壽命周期、回收再利用、再制造等手段減少資源的消耗和浪費。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重視資源的有效利用,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鋰電池回收再利用項目符合循環經濟的理念,有效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因此,中國的政策和市場環境有利于鋰電池回收市場的發展。
中國電池回收市場競爭格局
當前我國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尚處于初期階段,行業內中小型企業眾多,整體市場呈現“小、散、亂”的格局,從各企業的業務范圍來看,同時涉及整車制造、電池、材料和第三方回收等諸多領域。2022年約有超過70%的退役電池流向小作坊,最終在國家電池回收統計中消失,造成嚴重污染問題。目前88家白名單企業中,邦普循環和格林美作為電池回收行業龍頭,占據了將近50%的市場份額。
格林美-基本信息
公司名稱: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總部:深圳
是否上市:是
2022回收電池產能:10萬噸
業務主打領域:回收利用廢舊電池、電子廢棄物等廢棄資源循環再造高技術產品
市場地位:中國對電子廢棄物、廢舊電池進行經濟化、規模化循環利用的領先企業之一
宜賓新能源循環經濟零碳示范產業園項目
時間:2023年
地點:宜賓
項目內容:10萬噸退役動力電池與電池廢料再制造生產線
退役動力電池閉環回收項目
時間:2023年
項目內容:梅斯德斯-奔馳中國、寧德時代
邦普循環(寧德時代)-基本信息
公司名稱: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控股子公司)
總部:佛山
是否上市:寧德時代-上市
2022回收電池產能:15萬噸
業務主打領域:聚焦回收業務、資源業務與材料業務,為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一站式閉環解決方案和服務。
市場地位:國內領先的廢舊電池循環利用企業
邦普循環電池回收規劃
目前,邦普循環設立廣東佛山、湖南長沙、寧德屏南、寧德福鼎、湖北宜昌、印尼莫羅瓦利、印尼維達貝等七大生產基地。
電池回收處置運營產能主要在長沙等地。
目前邦普規劃中項目有佛山50萬噸電池回收一體化項目,湖北宜昌30萬噸電池回收一體化項目。
加上已建成的12萬噸產能,邦普循環電池回收處置產能將達到92萬噸。
江蘇溧陽、歐洲電池回收處置項目在規劃中。
邦普循環的電池回收處置產能布局目前已達到100萬噸級別。
綜上所述,鋰電池回收市場具有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政策支持的不斷加強、技術的進一步創新,預計鋰電池回收行業將會進一步壯大,并為可持續發展和資源循環利用做出重要貢獻。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