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業加速數字化綠色化
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經歷了30多年快速發展,基礎設施規模不斷擴大,運輸供給產品不斷豐富,技術水平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到部分領域領跑的跨越式發展。當前,交通行業已進入以數字化、綠色化為特征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加強創新向“數”融合
《數字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交通要全方位向“數”融合。近年來,數字技術在交通場景的落地應用層出不窮,有效助力交通運輸行業降本增效,也增強了群眾對美好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
“創新驅動是可持續交通的重要動力源。中交集團始終堅持科技引領和創新驅動,打造了上海洋山港、大興國際機場等為代表的智慧港口、智慧交通示范項目。”中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彤宙介紹,未來中交集團將順應智能化、裝配化新趨勢,加快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與裝配式建筑的集成應用,打造更多智慧交通項目,以科技創新為可持續發展賦能。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文健表示,公司推進智能工廠建設、智慧工地建設、智能運維應用等,創新研發系統平臺,組織效率、利用效率均得到提高。
我國軌道交通發展迅速,數字化、綠色化和智能化趨勢日益明顯。
“近年來,中國中車聚焦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兩大目標,建成全鏈開放的中車工業互聯網和中車大數據中心,推動產業鏈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改造,致力打造中國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化生態圈。”中國中車董事長孫永才介紹,將努力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技術、中國產品和中國方案。
“未來,還有更多的數字應用場景等待探索。”中國工程院院士田紅旗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3)——“數字軌道交通 綠色智能發展”邊會上表示,數字化軌道交通,不僅需要理論研究和實驗室驗證,更需要推廣應用到實際運營中。應該加強與國內外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合作交流,推廣數字軌道交通的優秀案例和應用經驗,促進全球可持續交通的共同發展。
交能融合向“綠”轉型
隨著全社會交通運輸需求持續高位運行,未來交通運輸行業減碳壓力也會逐步加大。科學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深度融合,促進行業實現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對于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部署,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等文件對交能融合發展作出了具體部署。可以預見,未來交能融合發展將按下加速鍵。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蘊含的巨大新能源應用潛力將進一步釋放,交通運輸工具新能源的應用速度將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輸行業的能源消費結構將進一步向低碳轉化。”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侯振興介紹。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海良表示,交能融合發展重點聚焦四個方面發力。一是在前期規劃方面,做到一次性規劃、整體性部署,提升全路域全交通綠色能源自洽率;二是在設計施工方面,堅持交通與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設計、一次性施工;三是在運營管控方面,要建設智慧高效的一體化運營平臺,實現交通網與能源網智慧融合、靈活管控、高效運行;四是在標準體系方面,要建立涵蓋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管理維護、碳排放監測核算等全環節的交能融合標準體系,實現全鏈條標準規范完備、有效銜接。
“在交通建設領域,從前期的綠色設計、低碳采購和綠色施工到后期的低碳運營,從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設備的運用到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發,全流程、全方位‘減碳脫碳’正在引領行業變革。”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建平說,在參與海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實踐中,各國對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生態多樣性等方面的關注越來越高,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帶動基礎設施建設綠色發展、工程建設向綠色轉型已成為行業發展大勢。
當前,能源與交通綠色融合發展正處于規模化大發展的探索期,需要各方攜起手來,在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務實合作中,協力打造更多更優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場景、新模式,為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新的更大力量。
互利合作強化普惠
“當前,全球交通發展還存在不平衡的問題,便捷高效的現代化交通發展成果還未能普遍惠及每一個國家和每一類群體。”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王剛表示,在確保可持續交通轉型路上“不讓任何一國、任何一人掉隊”,要重視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加強南北合作、南南合作,為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支持,同時在交通出行中給予弱勢群體更多關懷幫助。
國家高度重視交通運輸服務的普惠性,深入踐行共同發展理念,大力推進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加強邊遠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打造無障礙出行服務環境等方面出臺實施相關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
同時,中國政府深化與各國在交通領域互利合作,特別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援助,培養交通領域各層次人才,為共同推動全球交通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中交集團副總經理陳重舉例說,在援建蒙內鐵路期間,集團幫助肯尼亞培養了屬地施工技術人員逾4000人,提供工作崗位逾4.6萬個,并在通車后成立公司運維,現有肯方員工1669人,屬地化率接近90%。該鐵路是肯尼亞獨立以來的最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極大便利了東非地區交通。
“中國鐵路秉持‘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理念,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深化與各國在鐵路領域的合作,較好發揮了聯通世界、溝通文明、引領發展、促進和平的重要作用。中國鐵路正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愿繼續與世界鐵路同行深化務實合作、共享發展紅利。”中國國家鐵路局局長費東斌說。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