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和傳統物流的區別

物流的概念是隨著交易對象和環境變化而發展的,因此需要從歷史的角度來考察。物流在英語中最初為Physical Distribution (傳統意義上的物流)。Distribution一詞最早出現在美國。1921年阿奇.蕭在《市場流通中的若干問題》一書中提出物流是與創造需求不同的一個問題,并提到物資經過時間或空間的轉移,會產生附加價值。這里,Market Distribution指的是商流;時間和空間的轉移指的是銷售過程的物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對軍火等進行的戰時供應中,首先采取了后勤管理這一名詞,對軍火的運輸、補給、屯駐等進行全面管理。從此,后勤逐漸形成了單獨的學科,并不斷發展為后勤工程)、后勤管理和后勤分配。后勤管理的方法后被引入到商業部門,被人稱之為商業后勤。定義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產品分配、運輸、購買與庫存控制、儲存、用戶服務等業務活動,其領域統括原材料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
現代物流是伴隨社會化大生產進程產生和發展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貿易范圍的擴大,其功能也在不斷拓展,服務領域不斷延伸,因此現代物流的發展呈現出一體化、網絡化、智能化、專業化、社會化、國際化等趨勢。現代物流指的是將信息、運輸、倉儲、庫存、裝卸搬運以及包裝等物流活動綜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務是盡可能降低物流的總成本,為顧客提供最好的服務。
現代物流區別于傳統物流的根本之處在于:①現代物流是一個過程,是一種管理;②現代物流要求物流要素可以集成,快速整合,形成供應鏈;③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才有現代物流;④現代物流有一個標志性的東西,就是第三方物流的出現;⑤現代物流可以極大地降低流通成本。
具體來說,現代物流和傳統物流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傳統物流只提供簡單的位移,現代物流則提供增值服務。傳統物流是簡單的“倉庫+汽車”到“另一個倉庫”,只是按生產和銷售部門的要求進行保管和運輸。現代物流是現代化的倉庫、交叉理貨平臺和信息網絡的結合體,個性化服務特征明顯,可以為客戶量身訂做。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務不僅包括運送,還增加了一系列增值性服務,如分配、包裝、倉儲、加工配送等。
- 傳統物流是被動服務,現代物流是主動服務。傳統物流是給錢才給傳送,貨品送達,客戶才知道是什么貨,它通常只是物品的流動,資金流未參與其間,信息流在物流完成后才發生。現代物流過程是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統一。打個電話,上一下網,主動將送什么貨的信息先于物流發送出去,通過現代通訊手段編織出“天羅地網”,對運輸、收貨和資金可以了如指掌。
- 傳統物流側重點到點或線到線的服務,現代物流構建全球服務網絡。傳統物流只是由生產企業到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的物流運動,它是點到點或線到線的運輸,而且運輸工具單一。現代物流業是廠商直接與終端用戶打交道,物流的領域將擴大到全球的任何一個地方。它提供的是一種門到門的服務,只要消費者需要,通過網絡提供全面的服務,通過綜合運輸將產品送貨到位,這就促使現代物流必須構建一個全球服務性網絡。
- 傳統物流是單一環節的管理,現代物流是整體系統優化。在傳統物流業中,受傳統體制影響,運輸、倉儲、貨運代理企業等物流各環節各自為政,相互割裂,互不越界,沒有整合。由于這些環節由互不溝通的不同經濟實體分別承擔,它們之間似乎不存在利益的共生關系,無統一服務標準。現代物流業的首要問題便是整合資源,使之充分、有效、高效而協調地有機連接運行。它有多個環節,通過一個計劃、管理、控制的過程,把這幾個環節加以組織,以最少的費用、最高的效率、客戶最滿足的程度把產品送到用戶手里。
綜上所述,現代物流和傳統物流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它們反映了物流業的發展歷程和變革方向。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客戶需求的多樣化,傳統物流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現代物流則以其高效、低成本、高質量、高服務的優勢,成為了物流業的主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現代物流不僅能夠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還能夠增強物流的靈活性,適應不同的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現代物流還能夠促進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實現物流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物流企業應該積極地轉型升級,引入現代物流的理念和技術,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