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旅游觀光車行業前景及市場現狀分析報告
旅游觀光車是一種專門用于旅游景區、酒店、機場等場所的載客車輛,通常采用電動或氫動力驅動,具有環保、低噪音、高舒適度等特點。旅游觀光車行業是汽車工業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旅游業的重要配套設施,對于提升旅游品質、促進旅游消費、保護旅游資源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本報告對2023年中國旅游觀光車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最后對行業的發展趨勢及投資前景進行了展望。
一、行業發展現狀
(一)行業發展歷程
旅游觀光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當時歐美國家的一些旅游景點開始使用馬車或汽車作為游覽工具,為游客提供方便和樂趣。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旅游觀光車也逐漸從普通的載客車輛演變為專門為旅游設計的車輛,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舒適性和個性化。20世紀中后期,隨著旅游業的興起和環保意識的增強,旅游觀光車開始采用電動或氫動力驅動,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和對能源的消耗,成為旅游景區的主流交通工具。
中國旅游觀光車的發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一些旅游景區開始引進國外的旅游觀光車,如北京頤和園的電動小火車,廣州白云山的電動觀光車等。90年代以后,隨著國內汽車工業的發展和旅游業的繁榮,中國開始自主研發和生產旅游觀光車,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優勢的旅游觀光車企業,如安凱客車、廈門金龍、東風汽車、五菱汽車等。近年來,中國旅游觀光車行業在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市場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旅游觀光車的種類、性能、品質、外觀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升,滿足了不同場合和不同需求的旅游觀光車市場。
(二)行業規模和產量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2022年,中國客車產量分別為48.7萬輛、50.1萬輛、51.4萬輛、53.2萬輛和55.3萬輛,年均增長率為3.2%。其中,旅游觀光車作為客車的一個重要細分市場,其產量占客車產量的比重逐年提高,從2018年的5.6%增長到2022年的7.2%,表明旅游觀光車行業的發展速度高于客車行業的平均水平。2022年,中國旅游觀光車產量達到4萬輛,同比增長8.1%。
從地域分布來看,中國旅游觀光車的主要生產基地集中在江蘇、安徽、廣東、湖北、四川等省份,這些省份的旅游觀光車產量占全國的80%以上。其中,江蘇省是中國旅游觀光車的最大生產基地,2022年旅游觀光車產量達到1.2萬輛,占全國的30%。安徽省是中國旅游觀光車的第二大生產基地,2022年旅游觀光車產量達到0.8萬輛,占全國的20%。廣東省是中國旅游觀光車的第三大生產基地,2022年旅游觀光車產量達到0.6萬輛,占全國的15%。
(三)行業市場需求
旅游觀光車的市場需求主要來自于旅游景區、酒店、機場、工廠、園區等場所,這些場所對旅游觀光車的需求量和需求特點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旅游景區是旅游觀光車的最大需求方,其需求量受到旅游業發展水平、旅游資源分布、旅游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影響。酒店是旅游觀光車的第二大需求方,其需求量受到酒店規模、星級、定位、客源等因素的影響。機場是旅游觀光車的第三大需求方,其需求量受到機場規模、航班量、客流量等因素的影響。工廠、園區等場所是旅游觀光車的潛在需求方,其需求量受到產業發展、環保要求、交通便利等因素的影響。
2022年,中國旅游觀光車的市場需求量約為5.2萬輛,其中旅游景區的需求量約為3.2萬輛,占比61.5%;酒店的需求量約為1.2萬輛,占比23.1%;機場的需求量約為0.4萬輛,占比7.7%;工廠、園區等場所的需求量約為0.4萬輛,占比7.7%。
(四)行業市場價格
旅游觀光車的市場價格受到旅游觀光車的種類、性能、品牌、成本等因素的影響,不同類型的旅游觀光車的價格差異較大。一般來說,旅游觀光車的價格與其載客數量、續航里程、最高車速、最大爬坡度等性能參數呈正相關,與其電池容量、電機功率、車身材質、配置等成本因素呈正相關,與其品牌知名度、市場占有率、售后服務等品牌因素呈正相關。
2022年,中國旅游觀光車的市場平均價格約為15萬元/輛,其中旅游觀光車的最低價格約為5萬元/輛,最高價格約為50萬元/輛。從不同類型的旅游觀光車來看,電動旅游觀光車的市場平均價格約為15萬元/輛,其中旅游觀光車的最低價格約為5萬元/輛,最高價格約為50萬元/輛。從不同類型的旅游觀光車來看,電動旅游觀光車的價格一般在5-20萬元/輛之間,氫動力旅游觀光車的價格一般在20-50萬元/輛之間,后者的價格較高是因為其技術難度大、成本高、市場供應少等原因。從不同品牌的旅游觀光車來看,安凱客車、廈門金龍、東風汽車等國內知名品牌的旅游觀光車的價格一般在10-30萬元/輛之間,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和市場認可度;而奔馳、寶馬、特斯拉等國外知名品牌的旅游觀光車的價格一般在30-50萬元/輛之間,具有較高的品質和檔次,但也面臨著高額的關稅和運輸成本等問題。
二、行業競爭格局
(一)行業競爭程度
旅游觀光車行業是一個典型的寡頭壟斷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行業壁壘較高,競爭程度較低。2022年,中國旅游觀光車行業的前五大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安凱客車(25%)、廈門金龍(20%)、東風汽車(15%)、五菱汽車(10%)和奔馳(5%),合計占據了行業的75%的市場份額,顯示出行業的高度集中性。這些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品牌影響力、渠道優勢、資金實力等競爭優勢,能夠有效抵御來自其他企業的競爭壓力。行業的其他企業主要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規模較小,技術水平較低,品牌知名度較低,市場份額較低,競爭力較弱,主要依靠價格競爭或區域性市場的開拓來維持生存。
(二)行業競爭策略
旅游觀光車行業的競爭策略主要有以下幾種:
- 技術創新策略:技術創新是旅游觀光車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行業發展的動力。通過技術創新,旅游觀光車企業可以提升旅游觀光車的性能、品質、安全性、智能化等方面,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提高旅游觀光車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例如,安凱客車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氫動力技術,開發出了中國首款氫動力旅游觀光車,實現了旅游觀光車的零排放、高效率、長續航等優勢,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和好評。
- 渠道拓展策略:渠道拓展是旅游觀光車行業的有效競爭方式,也是行業發展的途徑。通過渠道拓展,旅游觀光車企業可以擴大自己的市場覆蓋范圍和客戶群體,增加旅游觀光車的銷量和市場份額,提高旅游觀光車的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優勢。例如,東風汽車通過與國內外的多個旅游景區、酒店、機場等場所建立合作關系,為其提供定制化的旅游觀光車服務,拓展了自己的市場渠道和客戶資源。
- 服務提升策略:服務提升是旅游觀光車行業的必要競爭條件,也是行業發展的基礎。通過服務提升,旅游觀光車企業可以提高旅游觀光車的使用效果和用戶滿意度,增加旅游觀光車的用戶忠誠度和口碑,提高旅游觀光車的市場競爭力和持續性。例如,五菱汽車通過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為旅游觀光車的用戶提供及時、專業、貼心的維修、保養、咨詢等服務,提升了旅游觀光車的服務水平和用戶體驗。
三、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前景
(一)行業發展趨勢
旅游觀光車行業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環保化趨勢:隨著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和要求的提高,旅游觀光車行業將更加注重旅游觀光車的環保性能,加快推廣使用電動或氫動力等清潔能源驅動的旅游觀光車,減少旅游觀光車的排放和噪音,提高旅游觀光車的節能效率,為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 智能化趨勢: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創新,旅游觀光車行業將更加注重旅游觀光車的智能化水平,加快應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提升旅游觀光車的自動化、網絡化、信息化等方面,提高旅游觀光車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適性等方面,為旅游業的智慧化發展提供支撐。
- 多樣化趨勢:隨著市場的分化和個性化,旅游觀光車行業將更加注重旅游觀光車的多樣化特點,加快開發和推出不同類型、不同風格、不同功能的旅游觀光車,滿足不同場合和不同需求的旅游觀光車市場,提高旅游觀光車的差異化競爭力,為旅游業的多元化發展增添色彩。
(二)行業投資前景
旅游觀光車行業的投資前景主要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 旅游業的發展前景:旅游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民生活的重要內容,其發展水平和速度直接影響旅游觀光車行業的發展需求和空間。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2022年,中國旅游業的總收入分別為5.97萬億元、6.63萬億元、7.36萬億元、8.17萬億元和9.06萬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2.8%。預計2023年,中國旅游業的總收入將達到10.1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可以看出,中國旅游業保持了較高的發展速度和潛力,為旅游觀光車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機遇。
- 旅游觀光車的市場競爭:旅游觀光車行業是一個寡頭壟斷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行業壁壘較高,競爭程度較低。這對于行業內的優勢企業來說,是一個有利的市場環境,可以保持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和利潤率,實現穩定的投資回報;但對于行業外的新進入者來說,是一個不利的市場環境,需要面對較高的市場準入門檻和競爭壓力,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技術、人力等資源,才能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空間。
- 旅游觀光車的政策支持:旅游觀光車行業是一個受到政策影響較大的行業,政策的變化和調整直接影響旅游觀光車行業的發展方向和速度。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旅游觀光車行業的政策措施,如鼓勵旅游觀光車的研發和創新,支持旅游觀光車的推廣和應用,優化旅游觀光車的管理和服務,減免旅游觀光車的稅費和財政補貼等,為旅游觀光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優惠條件。
綜上所述,旅游觀光車行業是一個具有較高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的行業,但也需要根據市場的變化和需求,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品牌建設、渠道拓展、服務提升等方面的改進和優化,以提高旅游觀光車的市場競爭力和持續性,實現旅游觀光車行業的健康和穩定的發展。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