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肉制品行業市場規模與肉制品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為主要原料加工成的肉制成品或半成品,是我國食品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類生產和消費大國,肉制品行業的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飲食健康和生活質量。本文將對2023年我國肉制品市場的需求、供給、價格、競爭格局等方面進行調研和分析,以期為肉制品行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一、肉制品市場需求分析
肉制品市場需求的主要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人口因素。人口的規模、結構、分布、收入水平等都會影響肉制品的消費需求。一般來說,人口增長、城鎮化進程、中等收入群體擴大等都會促進肉制品的消費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我國常住人口預計將達到14.5億,其中城鎮人口占比將達到64.8%,中等收入群體將超過6億人,這些都為肉制品市場提供了廣闊的消費空間。
(2)消費習慣因素。消費習慣是指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或服務的偏好和選擇,它受到地域、文化、教育、宗教等多方面的影響。我國各地區的消費習慣存在較大的差異,例如南方人偏愛豬肉和雞肉,北方人偏愛牛肉和羊肉,東北人偏愛熏肉和臘肉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變化,消費者對肉制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和個性化,對肉制品的品質、安全、營養、便利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3)價格因素。價格是影響肉制品需求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肉制品的價格與需求呈負相關,即價格上漲會抑制需求,價格下降會刺激需求。肉制品的價格受到原料肉類的價格、加工成本、運輸成本、稅費等多方面的影響。2023年,由于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逐漸消退,生豬產能的恢復和增長,以及國家對肉類市場的調控和保障,預計肉類價格將呈現平穩下降的趨勢,這將有利于降低肉制品的價格,從而刺激肉制品的需求。
綜合以上因素,預計2023年我國肉制品市場的需求量將達到1900萬噸,同比增長5.6%。
二、肉制品市場供給分析
肉制品市場供給的主要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原料供給因素。原料供給是影響肉制品供給的基礎和前提,原料供給的數量、質量、價格等都會影響肉制品的產量、品質、成本等。2023年,由于生豬產能的恢復和增長,以及國家對肉類市場的調控和保障,預計我國肉類的供給量將達到9800萬噸,同比增長5.1%,其中豬肉供給量將達到5800萬噸,同比增長6.2%,牛肉供給量將達到750萬噸,同比增長4.2%,羊肉供給量將達到550萬噸,同比增長3.8%,禽肉供給量將達到2400萬噸,同比增長4.3%。肉類供給量的增加將為肉制品的生產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
(2)加工技術因素。加工技術是影響肉制品供給的核心和關鍵,加工技術的水平、創新、應用等都會影響肉制品的品質、安全、營養、便利等。近年來,我國肉制品加工技術不斷進步和創新,涌現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產品,例如低溫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休閑肉制品、預制菜肉制品等,這些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不僅提高了肉制品的品質和安全,也滿足了消費者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促進了肉制品的供給增長。
(3)市場競爭因素。市場競爭是影響肉制品供給的動力和激勵,市場競爭的程度、形式、規則等都會影響肉制品的產量、品牌、渠道等。目前,我國肉制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以雙匯、雨潤、金鑼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通過規模擴張、品牌建設、渠道拓展、產品創新等手段,不斷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新興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挑戰和沖擊。市場競爭的壓力和機遇,激發了肉制品企業的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推動了肉制品的供給增長。
綜合以上因素,預計2023年我國肉制品市場的供給量將達到1850萬噸,同比增長5.1%。
三、肉制品市場價格分析
肉制品市場價格的主要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原料價格因素。原料價格是影響肉制品價格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原料價格與肉制品價格呈正相關,即原料價格上漲會導致肉制品價格上漲,原料價格下降會導致肉制品價格下降。原料價格受到供求關系、季節變化、疫情影響、政策干預等多方面的影響。2023年,由于生豬產能的恢復和增長,以及國家對肉類市場的調控和保障,預計肉類價格將呈現平穩下降的趨勢,這將有利于降低肉制品的原料成本,從而對肉制品價格產生下行的影響。
(2)加工成本因素。加工成本是影響肉制品價格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加工成本與肉制品價格呈正相關,即加工成本上升會導致肉制品價格上升,加工成本下降會導致肉制品價格下降。加工成本受到人工、能源、設備、包裝等多方面的影響。2023年,由于勞動力市場的緊張、能源價格的波動、設備更新的需求、包裝材料的改進等因素,預計肉制品的加工成本將呈現上升的趨勢,這將對肉制品價格產生上行的影響。
(3)市場競爭因素。市場競爭是影響肉制品價格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市場競爭越激烈,肉制品價格越低,市場競爭越弱,肉制品價格越高。市場競爭受到市場結構、市場規模、市場準入、市場監管等多方面的影響。2023年,由于肉制品市場的需求增長、供給增加、品牌分化、渠道多元等因素,預計肉制品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這將促使肉制品企業通過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價格、增加產品創新等手段,來爭奪市場份額,從而對肉制品價格產生下行的影響。
綜合以上因素,預計2023年我國肉制品市場的平均價格將為每公斤30元,同比下降2.6%。
四、肉制品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肉制品市場競爭格局的主要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集中度因素。市場集中度是指市場上占有主導地位的企業的市場份額之和,它反映了市場上的競爭程度和壟斷程度。一般來說,市場集中度越高,市場競爭越弱,市場壟斷越強,市場集中度越低,市場競爭越強,市場壟斷越弱。根據中國肉類協會的數據,2023年,我國肉制品市場的前十大企業的市場份額為35.6%,其中雙匯的市場份額為12.8%,雨潤的市場份額為7.2%,金鑼的市場份額為5.6%,其他七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4%、2.2%、1.8%、1.6%、1.2%、0.8%、0.6%。這表明,我國肉制品市場的集中度較低,市場競爭較強,市場壟斷較弱,但也存在一定的品牌差異和規模優勢。
(2)市場細分因素。市場細分是指根據市場上的不同消費者群體的不同需求和特征,將市場劃分為若干個相對獨立的子市場,以便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提高市場效率。一般來說,市場細分越多,市場競爭越復雜,市場細分越少,市場競爭越簡單。目前,我國肉制品市場可以根據不同的維度進行細分,例如根據原料肉類的不同,可以細分為豬肉制品、牛肉制品、羊肉制品、禽肉制品等;根據加工工藝的不同,可以細分為熟肉制品、半熟肉制品、生肉制品等;根據消費場景的不同,可以細分為家庭消費、餐飲消費、休閑消費等。這些市場細分的存在,使得肉制品市場的競爭格局更加復雜和多元,也為肉制品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和市場空間。
(3)市場創新因素。市場創新是指市場上的企業通過引入新的技術、新的產品、新的服務、新的模式等,來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市場效益的一種行為。一般來說,市場創新越多,市場競爭越激烈,市場創新越少,市場競爭越平淡。近年來,我國肉制品市場上的創新活動不斷增多,涌現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產品,例如低溫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休閑肉制品、預制菜肉制品等,這些創新的應用和推廣,不僅提高了肉制品的品質和安全,也滿足了消費者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促進了肉制品市場的競爭激化和市場活躍。
綜合以上因素,我國肉制品市場的競爭格局呈現出以下特點:
(1)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以雙匯、雨潤、金鑼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通過規模擴張、品牌建設、渠道拓展、產品創新等手段,不斷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新興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挑戰和沖擊。
(2)市場競爭日趨復雜,市場細分不斷增多,各類肉制品企業根據不同的市場細分,采取不同的市場定位、市場策略、市場組合,以滿足不同的消費者群體的不同需求,形成了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市場格局。
(3)市場競爭日趨活躍,市場創新不斷涌現,各類肉制品企業通過引入新的技術、新的產品、新的服務、新的模式等,來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市場效益,形成了創新驅動和創新引領的市場格局。
五、肉制品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根據肉制品市場的需求、供給、價格、競爭格局等方面的分析,預測肉制品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如下:
(1)肉制品市場的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主要受到人口增長、城鎮化進程、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消費習慣變化、消費觀念升級等因素的影響,消費者對肉制品的需求將越來越多樣化和個性化,對肉制品的品質、安全、營養、便利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2)肉制品市場的供給將保持穩定增長,主要受到原料供給的恢復和增長、加工技術的進步和創新、市場競爭的壓力和機遇等因素的影響,肉制品企業將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增加產品創新和多樣化,拓展產品渠道和市場。
(3)肉制品市場的價格將呈現平穩下降的趨勢,主要受到原料價格的下降、加工成本的上升、市場競爭的加劇等因素的影響,肉制品企業將通過降低產品價格、提高產品性價比、增加產品附加值等手段,來爭奪市場份額和消費者認可。
(4)肉制品市場的競爭格局將呈現多元化和創新化的特點,主要受到市場集中度的提高、市場細分的增多、市場創新的涌現等因素的影響,肉制品企業將通過規模擴張、品牌建設、渠道拓展、產品創新等手段,來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市場效益,形成各自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優勢。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