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煤層氣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一、煤層氣資源潛力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和消費國,也是最大的煤層氣資源國之一。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23)》,截至2023年底,中國煤層氣地質資源量約為36.8萬億立方米,其中可采資源量約為10.4萬億立方米,占全球煤層氣可采資源量的23%。中國煤層氣資源分布廣泛,主要集中在華北、華東、華中、西北等地區,其中山西、河南、陜西、安徽、河北等省份的資源量較大,占全國煤層氣資源量的80%以上。
二、煤層氣開發現狀
中國煤層氣開發歷史悠久,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煤層氣的試驗性開發。經過3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中國煤層氣開發技術和產業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和成果。根據《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23)》,2023年,中國煤層氣產量達到了12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了10.1%,占全國天然氣產量的7.5%。其中,煤層氣地面開采產量為6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了12.5%,占煤層氣總產量的50%;煤礦瓦斯綜合利用產量為6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了7.8%,占煤層氣總產量的50%。中國煤層氣開發主要采用抽采和注采兩種方式,其中抽采占據主導地位。2023年,中國煤層氣抽采井數達到了8.5萬口,同比增長了8.3%,抽采產量為5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了11.3%;煤層氣注采井數達到了1.5萬口,同比增長了6.7%,注采產量為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了16.3%。
三、煤層氣市場需求
中國煤層氣市場需求主要來自于煤層氣的直接利用和管道輸送。煤層氣的直接利用包括煤層氣發電、城鎮煤氣供應、工業液化煤層氣、燃料氣供應等,主要分布在煤層氣資源豐富的地區,如山西、河南、陜西等省份。煤層氣的管道輸送主要是將煤層氣輸送到遠離資源區的地區,如華北、華東、華南等地區,與天然氣管網相連,實現煤層氣的跨區域利用。根據《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23)》,2023年,中國煤層氣直接利用量為4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了9.6%,占煤層氣總利用量的33.3%;煤層氣管道輸送量為8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了10.5%,占煤層氣總利用量的66.7%。中國煤層氣市場需求的增長主要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1)能源結構調整。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能源消費需求不斷增長,能源結構調整成為國家的戰略目標。中國政府提出了“十四五”規劃和2030年遠景目標,其中明確了提高清潔能源比重,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煤層氣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可再生的能源,符合國家的能源結構調整方向,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費強度,減少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
(2)市場需求增長。隨著中國城鎮化、工業化、農村電氣化等進程的加快,天然氣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尤其是在華北、華東、華南等地區,天然氣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煤層氣作為一種替代性能源,可以有效緩解天然氣的供需壓力,滿足不同地區和行業的天然氣需求,促進天然氣市場的健康發展。
(3)價格優勢。隨著國際油氣市場的波動,天然氣的價格也隨之變化,給天然氣的供需和消費帶來了不確定性和風險。煤層氣作為一種國內生產的能源,其價格相對穩定,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有利于降低天然氣的成本,提高天然氣的競爭力,吸引更多的天然氣用戶。
四、煤層氣政策支持
中國政府一直積極鼓勵和支持煤層氣的開發和利用,先后出臺了多項政策。隨著環保意識的加強和新政策的不斷出臺,中國煤層氣行業的發展也將面臨一系列政策支持:
(1)加強環保要求。近年來,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凸顯,中國政府對煤層氣企業的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高。政府將進一步加大煤層氣企業環保審批力度,推動企業加強環保設施建設,規范行業生產和經營行為,加強環境監測和治理,減少煤層氣開發對環境的影響。
(2)探索多元化開發模式。為推動煤層氣的多元化利用,中國政府正在積極探索多種開發模式。例如,政府將支持煤層氣企業與煤炭企業、電力企業、天然氣企業等進行合作,實現煤層氣的聯合開發、聯合利用、聯合管理,提高煤層氣的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政府還將鼓勵煤層氣企業與社會資本、民營資本、外資等進行合作,引入多元化的投資主體,拓展煤層氣的資金來源,促進煤層氣的市場化發展。
(3)完善價格機制。為激發煤層氣的開發積極性,中國政府正在完善煤層氣的價格機制。政府將進一步放開煤層氣的價格,實行市場化的定價方式,根據煤層氣的供需狀況、成本水平、競爭力等因素,確定合理的煤層氣價格。政府還將繼續實施煤層氣的價格補貼政策,對煤層氣的開發和利用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降低煤層氣的生產成本,提高煤層氣的市場競爭力。
(4)加大政策宣傳和培訓。為提高煤層氣的社會認知度和行業技術水平,中國政府正在加大煤層氣的政策宣傳和培訓力度。政府將通過各種媒體和渠道,廣泛宣傳煤層氣的開發利用的重要意義、政策優惠、技術進展、市場前景等,增強煤層氣的社會影響力和吸引力。政府還將通過組織各種培訓、交流、考察、展覽等活動,提高煤層氣企業和從業人員的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促進煤層氣行業的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
五、煤層氣技術進步
中國煤層氣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技術體系和技術水平。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為提高煤層氣的開發效率和利用效果,中國煤層氣技術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和創新:
(1)提高煤層氣的勘探和評價技術。煤層氣的勘探和評價是煤層氣開發的基礎和前提,直接影響煤層氣的資源量和可采性。目前,中國煤層氣的勘探和評價技術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勘探方法和手段不夠多樣化和精細化,評價參數和模型不夠準確和科學,評價結果和實際情況不夠吻合等。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加強煤層氣的地質研究,掌握煤層氣的形成、分布、儲集、運移等規律,開發適合中國煤層氣特點的勘探和評價技術,提高煤層氣的勘探和評價的精度和可靠性。
(2)提高煤層氣的開采和增產技術。煤層氣的開采和增產是煤層氣開發的核心和關鍵,直接影響煤層氣的產量和效益。目前,中國煤層氣的開采和增產技術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開采方式和工藝不夠先進和合理,增產措施和方法不夠有效和多樣,開采效率和增產效果不夠高等。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加強煤層氣的開采和增產的理論研究,探索適合中國煤層氣條件的開采和增產技術,提高煤層氣的開采和增產的水平和效果。
(3)提高煤層氣的利用和轉化技術。煤層氣的利用和轉化是煤層氣開發的目的和價值,直接影響煤層氣的市場需求和社會效益。目前,中國煤層氣的利用和轉化技術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利用方式和范圍不夠廣泛和多元,轉化產品和質量不夠高端和優質,利用效率和轉化效果不夠高等。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加強煤層氣的利用和轉化的應用研究,開發適合中國煤層氣特性的利用和轉化技術,提高煤層氣的利用和轉化的水平和效果。
六、煤層氣產業發展
中國煤層氣產業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和產業鏈。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為提高煤層氣的產業競爭力和產業效益,中國煤層氣產業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和升級:
(1)提高煤層氣的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效應。目前,中國煤層氣產業的主體多為中小型企業,規模較小,分散較多,缺乏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為提高煤層氣的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效應,需要加強煤層氣產業的整合和重組,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煤層氣龍頭企業,形成一批具有區域優勢的煤層氣產業集群,提高煤層氣的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效應。
(2)提高煤層氣的產業配套度和協同效應。目前,中國煤層氣產業的配套設施和服務體系不夠完善,缺乏有效的協調和配合,影響煤層氣的產業效率和效果。為提高煤層氣的產業配套度和協同效應,需要加強煤層氣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煤層氣的勘探、開采、輸送、利用等相關設施,提高煤層氣的產業配套度;需要加強煤層氣產業的協作機制建設,促進煤層氣的勘探、開采、輸送、利用等各環節的協調和配合,提高煤層氣的產業協同效應。
(3)提高煤層氣的產業創新度和附加值。目前,中國煤層氣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還有待提高,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影響煤層氣的產業價值和效益。為提高煤層氣的產業創新度和附加值,需要加強煤層氣產業的科技投入和研發支持,推動煤層氣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提高煤層氣的產業創新度;需要加強煤層氣產業的品牌建設和市場開拓,提升煤層氣的產品形象和市場認知度,提高煤層氣的產業附加值。
七、煤層氣發展前景展望
綜上所述,中國煤層氣行業在2023年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但也面臨著一些發展挑戰。展望未來,中國煤層氣行業的發展前景依然廣闊,有望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
(1)資源開發目標。到2030年,中國煤層氣地質資源量達到40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達到12萬億立方米,占全球煤層氣可采資源量的25%;煤層氣產量達到200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產量的10%;煤層氣抽采井數達到15萬口,抽采產量達到100億立方米;煤層氣注采井數達到3萬口,注采產量達到10億立方米。
(2)市場需求目標。到2030年,中國煤層氣總利用量達到200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消費量的10%;煤層氣直接利用量達到80億立方米,占煤層氣總利用量的40%;煤層氣管道輸送量達到120億立方米,占煤層氣總利用量的60%;煤層氣利用范圍覆蓋全國30個省份,煤層氣利用方式涵蓋發電、城鎮煤氣、工業液化煤層氣、燃料氣等多個領域。
(3)政策支持目標。到2030年,中國煤層氣行業形成了完善的政策體系和法規制度,包括煤層氣的資源管理、開發利用、價格補貼、環保監管、市場準入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規;煤層氣行業享受了一系列的政策優惠和財政支持,包括煤層氣的稅收減免、資金補助、貸款貼息、保險補貼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煤層氣行業受到了廣泛的政策宣傳和培訓,包括煤層氣的重要性、政策內容、技術進展、市場前景等方面的宣傳和培訓。
(4)技術進步目標。到2030年,中國煤層氣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包括煤層氣的勘探評價、開采增產、利用轉化等方面的技術;煤層氣技術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技術成果,包括煤層氣的地質模型、開采工藝、增產措施、利用產品等方面的技術成果;煤層氣技術培育了一批具有高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技術人才,包括煤層氣的地質專家、開采工程師、利用技術員等方面的技術人才。
(5)產業發展目標。到2030年,中國煤層氣產業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包括煤層氣的產業規模、產業鏈、產業效益等方面的水平;煤層氣產業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龍頭企業,包括煤層氣的勘探開發、輸送利用、技術服務等方面的產業龍頭企業;煤層氣產業形成了一批具有區域特色和優勢的產業集群,包括煤層氣的資源區、消費區、轉化區等方面的產業集群。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