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市場多大?2023紡織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機遇分析
紡織行業是我國傳統的優勢產業,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紡織行業涵蓋了從原料生產、紡織加工、服裝制造到終端消費的完整產業鏈,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稅收收入和外匯收入。紡織行業的發展水平和競爭力也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

2023年,紡織行業面臨著復雜嚴峻的發展形勢,受到國內外多重因素的影響,如疫情防控、市場需求、原材料成本、貿易環境等。紡織行業需要在穩定運行的基礎上,加快轉型升級,提高質量效益,拓展新的增長點,增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2023年紡織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現狀和投資機遇進行分析:
一、紡織行業市場規模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我國紡織業和服裝業的工業增加值分別為1.4萬億元和1.2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9%和3.4%。紡織業和服裝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3萬億元和4.7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0.9%和1.8%。紡織業和服裝業的利潤總額分別為2067億元和1530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4.8%和27.6%。紡織業和服裝業的出口額分別為1568億美元和184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和3.4%。
預計2023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改善,國內外市場需求的恢復,紡織行業的生產和銷售將有所回升,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出口有望繼續增長。2023年,我國紡織業和服裝業的工業增加值將分別達到1.5萬億元和1.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和6%。紡織業和服裝業的營業收入將分別達到5.6萬億元和5.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和7%。紡織業和服裝業的利潤總額將分別達到2300億元和18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和15%。紡織業和服裝業的出口額將分別達到1650億美元和195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和6%。
二、紡織行業發展現狀
紡織行業的發展現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 紡織行業的綜合景氣情況
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調查數據,2022年,紡織行業的綜合景氣指數持續位于50榮枯線以下,前三個季度分別為42.6%、46.3%和44.3%。四季度,隨著國家防疫政策因時因勢調整、市場消費呈現季節性增長,紡織企業經營信心有所改善,帶動行業景氣指數回升至47%。2022年,紡織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和生產增速均有所回落。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紡織業和化纖業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7.2%和82.3%,較上年分別回落2.3和2.2個百分點,但仍高于同期全國工業產能利用水平。2022年,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減少1.9%,增速較2021年回落6.3個百分點,紡織產業鏈上化纖、毛紡織、麻紡織、長絲織造、產業用紡織品等分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實現正增長。
2. 紡織行業的內外銷市場情況
2022年,受居民收入增長放緩、消費場景恢復緩慢等因素影響,紡織行業內銷壓力持續加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減少6.5%,自3月以來增速持續為負;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5%,增速較2021年放緩4.8個百分點,但6月以來持續正增,運動戶外、健康保健等服裝服飾消費仍具有良好增長韌性。
2022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再創新高,連續第三年保持在3000億美元以上,出口價格提升發揮重要支撐作用。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2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達3409.5億美元,同比增長2.5%。主要出口產品中,紡織品出口金額達1568.4億美元,同比增長1.4%,紡織面料、化纖等產業鏈配套產品出口是重要增長點;服裝出口金額達1841.1億美元,同比增長3.4%。主要出口市場中,我國對美國、歐盟、日本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同比分別減少5.4%、1.1%和0.2%,對“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和RCEP貿易伙伴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增速則分別達到11.3%和9.7%。
3. 紡織行業的質效改善情況
2022年,在“高成本、弱需求”的供需環境下,紡織行業銷售及盈利壓力持續加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國3.6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分別減少0.9%和24.8%,營業收入利潤率為3.9%。紡織產業鏈上,毛紡織、家紡行業利潤總額實現正增長,其他分行業利潤總額均有所減少。盡管發展壓力顯著加大,骨干紡織企業仍堅持加快轉型升級,積極擴大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投入,有序推動區域布局調整,加快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研發和應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調查數據,2022年,紡織行業的新產品產量占比為29.9%,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紡織行業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2.1%,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紡織行業的專利申請量為8.3萬件,同比增長10.6%。
三、紡織行業的投資機遇
紡織行業作為我國的傳統優勢產業,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隨著國家“十四五”規劃的實施,紡織行業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國內市場的消費升級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消費市場,擁有14億人口的龐大消費群體。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紡織品服裝的需求不僅在數量上增長,而且在質量上提升,對產品的個性化、多樣化、功能化、環保化等要求不斷增強。這為紡織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消費升級的機會,促進紡織行業向中高端、品牌化、差異化方向發展。
2. 國際市場的貿易合作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競爭優勢。隨著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一方面,我國需要應對美國等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和多邊貿易體制。另一方面,我國需要積極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利用“一帶一路”倡議、RCEP協定等平臺,深化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合作,拓展新的出口市場和增長點。
3. 產業鏈的創新升級
紡織行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創新驅動的產業,科技創新是紡織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動力。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到來,紡織行業面臨著新的技術挑戰和機遇。一方面,我國需要加快推進紡織行業的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服務化改造升級,提高生產效率、節約資源、降低成本、優化服務。另一方面,我國需要加強紡織行業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開發新的纖維材料、新的紡織工藝、新的紡織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