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塔行業區域市場集中度高少量企業撐起全國過半市場
當前我國大型鐵塔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中國經濟較為活躍的長三角、山東半島等地區,如南京大吉鐵塔制造有限公司、山東齊星鐵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這些企業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模,在市場競爭中具有顯著優勢。
從各省市鐵塔行業的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來看,2017年銷售收入排名前5的省市占比為57.90%,資產排名前5的省市占比為54.01%;銷售收入和資產排名前10的省市占比分別為78.58%和75.96%。綜合來看,我國鐵塔行業的區域集中度較高。
由于電力工業改革初期,我國電網建設主要以低電壓等級為主,所需鐵塔產品技術含量不高,生產工藝相對簡單,大量小企業進入這一行業,這些企業規模化生產程度較低,產品多以角鋼塔等為主。隨著鐵塔行業的發展,借助于現代化的管理、先進的技術裝備的企業在市場中愈加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統計,在當前鐵塔行業內年產量在2萬噸以下的企業約占95%,年產量在2萬噸以上的企業約占5%,這5%的企業生產技術成熟,市場競爭力強,控制著全國65%左右的市場份額。
面臨利弊因素,行業規模已擴張至千億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當前鐵塔行業的發展中存在著利弊因素。有利因素如國家產業政策支持、需求旺盛等,拉動著市場規模的擴大;不利因素如技術水平等,使鐵塔行業的發展質量有待提高。
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中國鐵塔行業屬于金屬結構制造業下的細分市場,受到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40號):“第一類(鼓勵類),第十四條:機械行業;第21款:500千伏(kV)及以上超高壓、特高壓交直流輸電設備及關鍵部件”以及“第一類(鼓勵類),第二十八條:信息產業;第5款:數據通信網設備制造及建設;第8款: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建設”,鐵塔行業屬于國家鼓勵類產業。電力行業和通信行業作為支持中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性產業,獲得國家政策的支持,而作為該兩大行業配套的鐵塔行業,必將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市場需求旺盛。經濟發展的基礎就是能源、交通、通信等,其中電力建設和通信建設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而鐵塔產品恰恰是這兩個基礎建設方面占投資比重很高的設備。近年來鐵塔產品的需求量逐年攀升,國內需求量年均達到了340萬噸以上,國際市場年均達到了1800萬噸以上。跨國公司的全球采購戰略將推動包括鐵塔制造企業的飛速發展。
國產大型成套設備的配套能力增強。鐵塔生產需要大型設備如大型數控沖床和鉆床、大型液壓折彎機、大型熱浸鋅鍍池等,而這些加工制造設備過去主要依賴進口。近年來,隨著中國加大對裝備制造業的投資,國產大型成套設備的供給能力大幅提高,配備大型成套設備的成本已經降低,從而推動鐵塔制造企業的發展進程。
特高壓電網建設為鐵塔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證。特高壓電網戰略是與國家整體能源戰略相配套、適應我國基本國情、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2015年,“三華”特高壓電網已基本形成“三縱三橫一環網”;到2020年,以“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為中心,東北特高壓電網、西北750千伏電網為送端的堅強智能電網體系也將陸續建成。伴隨著水電未來的規模化發展,相應特高壓線路的建設也將加速推進,從而將不斷增加對鐵塔的需求。
行業發展整體水平偏低。近幾年,鐵塔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國內鐵塔生產企業平均規模仍然偏小。行業內現代化大型鐵塔制造廠商與小廠商并存的格局依然存在。多數小型鐵塔企業生產經營粗放,使用工藝和裝備比較落后,在規模和產品質量上與大型鐵塔生產企業相差甚遠。行業發展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不利于行業整體競爭能力的提高。
受電網投資與建設進度影響較大。從我國電網建設歷史來看,隨著全國電網裝機和負荷的總體規模不斷擴大,電網投資呈持續增長態勢。我國對電網的投資總體來看是持續增加的,但不排除在個別年份受政策影響會出現增幅降低,甚至投資減少的情況。如果出現未來個別年份電網投資增幅下降或電網建設進度推后的情況,將對輸電線路鐵塔市場需求造成一定影響。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鐵塔行業市場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2010-2016年中國鐵塔行業銷售收入呈現增長趨勢,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959.73億元;測算2017年中國鐵塔行業銷售收入超過千億。保守估計,2018年我國鐵塔行業銷售收入超過1100億元,行業規模繼續穩步擴大。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