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8.3%
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8.3%
昨天下午,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對外解讀了本市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解讀指出,上半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14051.2億元,增長6.8%,服務業增長7.2%,占GDP比重11%的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8.3%,直接拉動GDP增長2個百分點。此外,年底將實現80%以上的市級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
信息服務業直接拉動效應明顯
相關報告咨詢: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 主營業務: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等
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51.2億元,增長6.8%。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以先進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增勢良好。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較一季度提高2.9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7.1%和12.7%;重點行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0.4%,醫藥制造業增長19.1%。
同時,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現代服務業支撐有力。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2%,其中金融、信息和科技服務等優勢行業增加值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合計達58.6%。特別是占GDP比重11%的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8.3%,直接拉動GDP增長2個百分點。
保障房投資增長43.6%
北京市上半年實現市場總消費額11991.7億元、增長8.1%,其中服務性消費6593.8億元、增長11.3%,占比達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97.9億元、增長4.4%,網上零售額增長22%,新零售新消費加快發展,盒馬鮮生、京東到家等新零售加快在京布局,釋放出巨大消費潛力。在消費成為主引擎的同時,投資優化供給結構的作用進一步凸顯。北京市上半年完成建安投資1326.3億元,增速由負轉正、實現增長0.8%。重點產業、民生領域投資增長較快,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9.7%,保障房投資增長43.6%。
與此同時,進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上半年北京地區實現進出口總額1.3萬億元、增長20.7%,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雙自主”產品占出口總額20%以上,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達676.8億美元、增長34.7%。實際利用外資106.2億美元、完成全年預期目標的78.7%。
技術合同成交額2063.1億元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稱,全市上半年科技創新的活躍度和貢獻度進一步提高。其中,活躍在中關村的天使投資人超過1萬人,占全國的80%。人工智能、面部識別支付等新技術嶄露頭角,平臺經濟、數字經濟等新業態高速增長,直播教育、遠程醫療等新模式悄然興起。
貢獻度則體現在一組數據:上半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2063.1億元、增長25.2%;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增長14.2%,高于一季度6.4個百分點,高于去年同期9.1個百分點;1月至5月中關村示范區規模以上企業總收入1.9萬億元、增長16.3%,中關村示范區新設科技型企業12959家、增長16.8%。
80%市級政務服務年底“一網通辦”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下半年,本市將繼續堅持減量發展,堅定有序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修訂并實施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完成500家一般制造業企業調整退出。此外,本市還將力爭完成城六區及通州區1141條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
下一步,北京市還將持續推動營商環境改革,出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年底實現80%以上的市級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2020年實現100%的“一網通辦”。同時,將更高水平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出臺本市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三年行動,抓緊制定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計劃。
下半年,本市將完善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高水平建設城市副中心,制定支持雄安新區“交鑰匙”項目實施暫行辦法,加快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建設。與此同時,出臺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構筑“一軸、兩廊、兩帶、多點”的區域空間布局。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