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1季度中國手機銀行客戶交易規模為66.89萬億元
根據Analysys易觀產業數據庫發布的 《中國手機銀行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8年第1季度》數據顯示,2018年第1季度,中國手機銀行客戶交易規模為66.89萬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12.5%。
手機銀行成為商業銀行戰略轉型的重要平臺
移動互聯網時代,基于互聯網的智能金融服務,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面對移動終端市場,各銀行機構調整戰略、改變重心,將手機銀行定位為產品創新、業務拓展、戰略轉型的重要平臺。
根據Analysys易觀產業數據庫發布的《中國手機銀行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8年第1季度》數據顯示,2018年第1季度,中國手機銀行客戶交易規模為66.89萬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12.5%。
從數據也可以看出,商業銀行手機銀行業務正在保持快速的發展。而從用戶端來看,目前中國手機銀行注冊用戶數已超15億,活躍用戶也在不斷增長,逐漸成為用戶最活躍的電子銀行渠道。從交易規模來看,得益于轉賬、理財等金融類交易增長,2018年第1季度,手機銀行交易額環比增長12.5%。
各大銀行紛紛迎來產品創新,加強金融科技應用
根據Analysys易觀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銀行市場交易份額》,看國內手機銀行市場格局,建設銀行以27.7%的市場份額繼續占據第一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分別以22.0%、14.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第三位。
除此之外,中國銀行、廣發銀行、光大銀行、上海銀行等推出新版手機銀行,加強迭代升級。而主要的創新升級則表現在加強金融科技應用方面。
以中國銀行為例,其2018年推出的新版手機銀行從解決客戶金融服務痛點出發,對手機銀行服務進行了全面升級,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個性定制的一站式線上金融服務。據悉,目前中國銀行手機銀行支持超過200項銀行主要金融服務。例如,為客戶提供賬戶管理、轉賬匯款、信用卡、生活繳費等服務;打造跨境金融、移動支付、資產管理等特色專區。
而在2017年6月,建設銀行海南省分行耗時6年打造的“新一代核心系統”竣工并成功上線,借助這個效能巨大的“金融工場”,該行在海南省的92個網點的運營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柜面立等業務的辦理由5分鐘縮短到2分鐘以內。中國建設銀行通過業務流程向人工向智能轉變,實現了工作效率的提高、經營活力的增強、用戶體驗的優化。
“黑科技”加持,智慧銀行再升級
當下,全球進入科技發展爆發期,新技術新手段不斷向各個行業滲透,銀行也不例外。在江蘇銀行新版手機銀行中,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悉數登場,凡是在登錄、注冊、開戶、貸款、更換設備等關鍵交易時,都會實時開啟人臉識別或指紋驗證功能輔助校驗客戶身份,配合銀行實時反欺詐策略和安心賬戶主動式交易控制措施。
另外,將生物識別技術應用于手機銀行APP登錄、轉賬等環節中的,還有光大新版手機銀行。在其登錄、轉賬、繳費、充值中新增面部及指紋識別。這一新的更新,降低了冒名登錄、資金盜用的風險,從而保障用戶使用安全。
營銷活動方面,第1季度銀行繼續推出豐富的手機銀行營銷活動,如工商銀行推出手機銀行新注冊用戶送保險、智慧e起行、AI投服務基金申購費率優惠等活動;建設銀行推出“迎新春,搶紅包”、“拼的就是禮”等活動;中國銀行推出手機銀行粉絲交易贈禮活動。易觀分析認為,持續的優惠活動及推廣利于手機銀行拉新促活,提高用戶留存。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