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上半年稅收收入81607億元 同比增長15.3%????
記者17日從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上半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已扣減出口退稅)完成81607億元,同比增長15.3%。上半年累計辦理出口退稅7800億元,增長7.3%。
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鄭小英表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發展延續穩中向好態勢。
一是稅收收入形勢總體較好,反映經濟質效繼續提升。上半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增長15.3%,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6.4個百分點。同時,與企業盈利水平相關的企業所得稅增長13.5%,反映經濟發展質效繼續提升。
二是工業和服務業稅收收入均較快增長,反映產業發展協調性增強。上半年,工業和服務業稅收收入增速分別為14.7%和13.2%。其中,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逐步緩解,工業稅收走出2016年的下降局面,自2017年起連續6個季度增長超過10%;服務業稅收收入近年來一直保持較快增長勢頭,2017年以來連續6個季度增速在10%以上,反映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態勢明顯。
三是新興產業稅收收入增長形勢較好,反映經濟新動能茁壯成長。上半年,新興產業稅收收入繼續較快增長。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產業稅收收入繼2016年以來連續9個季度增速超過30%之后,今年上半年仍然增長29.3%。科研和技術服務業稅收收入增長26.5%,其中研究和試驗發展服務業稅收收入增長19.6%,顯示基礎研究行業迅速發展。
四是消費類稅收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反映國內需求較為旺盛。上半年,零售業稅收收入增長20.5%,延續了2017年以來的較高增速,住宿餐飲業稅收收入增長8.6%,走出了前幾年的低迷狀態,反映居民消費較為旺盛。
五是四大板塊稅收收入均平穩較快增長,反映區域協調發展態勢較好。上半年,東、中、西和東北四大板塊地區稅收收入分別增長13.3%、19.5%、19.7%、10.9%。與2017年相比,四大板塊稅收收入增速均明顯提高,其中東部地區稅收規模較大,但仍達到了兩位數的較快增速;中、西部地區發展勢頭迅猛,稅收收入增速均接近20%;東北地區稅收收入也較2017年提高了3.9個百分點,進一步縮小了地區差距。
上半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增長15.3%,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6.4個百分點;同時,與企業盈利水平相關的企業所得稅增長13.5%,反映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率繼續提升。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鄭小英介紹,上半年,工業和服務業稅收收入增速分別為14.7%和13.2%,反映出產業發展協調性增強。
鄭小英:工業稅收走出2016年的下降局面,自2017年起連續6個季度增長超過10%;服務業稅收收入近年來一直保持較快增長勢頭,2017年以來連續6個季度增速在10%以上,反映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態勢明顯。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