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年指導創建10個左右省級現代農業園區,2020年,再指導創建10個?
近日,河北省印發《貧困地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今年該省將重點指導幫助貧困地區創建10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2019年指導創建10個左右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基本實現省級現代農業園區貧困縣全覆蓋;2020年,再指導創建10個左右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全面推動貧困地區現代農業園區提檔升級,園區農民可支配收入高于當地平均水平30%以上。
在貧困地區創建的這些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將按照“一縣一業、一園一牌”的思路,依據不同地方產業基礎、優勢特色,每個園區集中精力打造1至3個,最多不超過3個且有關聯性的主導產業,同時突出全產業鏈開發,著力打造規模化標準化種養基地,加速培育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完善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同時,以園區為載體,加大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力度,引導貧困戶以扶貧資金、農房、土地、林地經營權等入股新型經營主體參與股份合作經營,按照“多元融合”的發展要求,大力推行“園區+新型經營主體+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引導小農戶與現代化生產實現有效銜接,支持貧困地區依托龍頭企業組建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強化各類經營主體間的產業鏈接、要素聯結和利益聯結,構建互相服務、互相支撐、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格局。
同時,注重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多種功能,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深度挖掘現代農業園區的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傳承、科技教育等多種價值,著力打造生態農莊休閑游、田園風情鄉村游、養生體驗采摘游、歷史文化名村游等休閑觀光園區和線路,發展一批客棧、民宿、度假鄉村、旅游小鎮等鄉村旅游新業態,推進鄉村旅游精品化、特色化建設。注重打造園區電商平臺,促進產銷對接。
此外,在園區發展中,積極探索財政獎補資金股權量化、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等多種易操作、可持續的方式,促進農民脫貧致富。
園區還將創新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探索財政獎補資金股權量化、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等多種易操作、可持續的方式,促進農民脫貧致富。在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種養業中,通過加入合作社、發展訂單農業、開展生產托管等方式,直接帶動農業發展,直接讓農民受益。在發展農產品加工營銷、農業科技服務、農業休閑觀光等產業中,推動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民建立契約型、股權型等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產業增值成果。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