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托業協會:截至三季度末管理資產余額降至23.14萬億元,今年以來實現了“三連跌”
12月14日,中國信托業協會披露了2018年三季度信托業主要數據。總體來看,信托規模持續回落,截至三季度末管理資產余額降至23.14萬億元,其中單一資金信托規模下降是主要因素。在配置領域結構上,無論是存量資金還是增量資金,投向工商企業的信托規模都居首,反映出信托加快向服務實體經濟回歸的趨勢。
自此,我國信托資產規模今年以來實現了“三連跌”。從信托資產規模的季度增速變化來看,3季度同比增速-5.19%,自2010年季度統計數據以來首次跌入負值區間;季度環比增速-4.65%,較2季度跌幅縮小0.6%,總體呈現平穩回落趨勢。
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王玉國表示,在當前經濟下行、房地產調控持續的壓力下,房地產信托仍將是重要的信托投資配置領域之一。而證券投資受制于資本市場走勢影響,在信托資金配置中的相對比例自2015年4季度以來持續下滑,隨著10月份以來金融監管部門密集出臺穩定市場預期的政策,資本市場逐步企穩且活躍,證券投資信托配置也有望迎來新的轉機。
王玉國認為,當前信托行業發展狀況既反映了宏觀經濟運行和金融監管環境變化的影響,也表明過去驅動信托業發展的模式很難維繼。隨著資管新規配套制度政策的漸次落地,信托業面臨全新的競爭環境和監管要求,只有回歸信托本源,服務實體經濟,主動融入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的大格局中,才能實現行業的成功轉型和持續高質量發展。
對于信托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王玉國認為,隨著資管新規配套制度政策的漸次落地,信托業面臨全新的競爭環境和監管要求,只有堅持回歸信托本源,服務實體經濟,主動融入我國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的大格局中,順勢而為,才能實現行業的成功轉型和持續高質量發展。
總體而言,今年前三季度信托新增項目累計12036個,新增規模4.77萬億元,同比下降3.86萬億元,降幅44.73%,其中,集合資金信托、單一資金信托和財產信托新增規模相當,均在1.6萬億左右。
數據顯示,未來一年信托到期規模為5.48萬億元,比二季度末預計數據下降925億元。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王玉國認為,該數據連續3個季度下降,說明短期信托的到期壓力有所緩解,但三季度末集合信托的預計到期規模為2.46萬億元,比二季度末略有上升,且最近4個季度連續保持相對高位水平,到期兌付壓力仍需重視。
此外,三季度末信托的賠償準備金規模為237.78億元,與上季度基本持平,較去年底增加16.66億元,行業抵御風險能力仍需進一步提高。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