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1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879億美元,為連續第3個月增加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879億美元,較2018年12月末上升152億美元,升幅為0.5%。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自10月末開始,我國外匯儲備連續3月增加,分別上升86億美元、110億美元和152億美元,升幅均在0.5%以下。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11日就外匯儲備規模變動情況答記者問時稱,2019年1月,我國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全球金融市場上,主要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匯率上升,金融資產價格有所上漲。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估值因素影響,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上升。
據路透社統計,人民幣兌美元1月延續去年12月的升值勢頭,當月漲幅2.39%,為一年來最大。報道援引分析稱,人民幣兌美元當月升值超過2%,估值和匯兌變化等因素為外儲規模回升提供支持。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介紹,2019年1月,中國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全球金融市場上,主要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匯率上升,金融資產價格有所上漲。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估值因素影響,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上升。
王春英介紹,當前,全球經濟增長面臨放緩壓力,國際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但國內經濟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國際收支呈現自主平衡格局,為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穩定提供了堅實基礎。
“展望未來,雖然全球經濟金融環境復雜嚴峻,但中國經濟將延續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全方位對外開放持續推進,外匯市場運行機制日臻完善,有條件保持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和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國內外因素綜合作用,中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望在波動中保持總體穩定。”王春英說。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表示,從已經公布的數據上看,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外匯儲備實際資產的變化并不大。此次顯示外匯儲備規模增加主要是受到估值因素的變化。
“1月份美元貶值,同期的債券、股票等金融資產價格上漲,帶動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增加。”管濤說,債券投資在我國外匯儲備資產中占有比較重要的份額,因此市場價格變動對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較為明顯。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