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園發展模式與投資機會數據分析
高新技術園區發展規模從歷年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批復情況來看,近年來,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建設逐漸活躍。2010年,我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批復數量達到了27個,2012年達到了17個,2015年為14個。截至2016年底,我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共有146個,較2015年增加1個。
從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地區分布情況看,江蘇省、山東省和廣東省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數量最多。截至2016年末,江蘇省、山東省和廣東省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數量分別為15個、12個和11個,三省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數量合計占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數量總和的比重為26.21%。
2013年,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實現營業總收入19.96萬億元,同比增長20.50%,其中有55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成為“千億俱樂部”成員。
2014年,國家高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經濟運行在新常態下平穩增長,營業總收入達到22.9萬億元,相比2013年同比增長14.4%。從2001年到2014年,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總收入從1.2萬億元增長到22.9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了25.46%。
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園區的具體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高新區、開發區、科技園、工業區、產業基地、特色產業園等以及近來各地陸續提出的產業新城、科技新城等。
產業園區集聚的載體,其主要構成應有相關文化創意設計方面的企業,有提供高科技技術支持(如數字網絡技術)的企業,有國際化的策劃推廣和信息咨詢等中介機構;還有從事文化創意產品生產的企業和在文化經營方面富有經驗的經紀公司等。這種相互接駁的企業集群,構成立體的多重交織的產業鏈環,對提高創新能力和經濟效益都具有實際意義。而目前以行政區域劃分或行業分割方式構建的創意產業園區,畢竟會受到傳統利益格局和資源配置的影響,難以達到理想的要素組合和產業的深化。
大多數大城市在實現工業化后,都把發展創意產業作為催化經濟轉型的重要戰略舉措。創意產業已不僅是一個發展的理念,而是有著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實。只有促進創意成果轉化為經營資源,通過向傳統產業的滲透和產業鏈的整合與延伸,進行深度開發,才能充分獲取創意產業的效益。
發展創意產業的核心是要構筑創意產業鏈,并盡量拓展延伸,以形成規模,獲得最大經濟效益。要在較短的時間里領跑全國,趕上西方國家,就必須打造出若干符合市場規律的、完整的創意產業鏈,并圍繞產業鏈培育出一批富有競爭力的創意產業集群。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