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分家是必然趨勢,線上線下加速藥品行業發展
隨著人類對生命健康事業愈發重視,全球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各國醫療保障體制的不斷完善,種種因素推動了全球醫藥行業的發展,進而帶動了全球藥品市場的發展。全球醫藥行業呈持續增長態勢。
據統計數據,2005 年全球醫藥支出為6,050 億美元,2013 年則達到了9,890 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6%,高于同期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其中,美國受益于其強勁的經濟復蘇以及醫療改革對藥品使用產生的積極影響,將成為促進醫藥支出增長的最強力量,并繼續保持最大醫藥市場的地位;
由于歐盟其經濟復蘇疲軟、人口增速減緩以及政府致力于減少公共債務(包括醫療衛生和藥物支出),導致歐盟的藥品支出增速趨緩;新興醫藥市場尤其是亞洲、澳洲醫藥市場,受益于各國經濟不斷增長、人均收入普遍提高、藥物可及性不斷改善,醫藥支出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增速將介于8%—11%之間,鞏固了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的地位,并拉近與美國之間的差距。
從全球經驗看,醫藥分家是必然趨勢。美國實行較為徹底的醫藥分家,約有60-70%的藥品通過非醫院渠道銷售(藥店、PBM郵購);日本實行醫藥分家40余年,目前70%左右的處方藥在院外渠道銷售。美國和日本的經驗為我們測算國內處方外流規模提供了一定參考。
目前,我國藥品市場以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為主,零售藥店為輔,其他渠道占比較少。據米內網數據,2016年我國藥品市場規模約1.5萬億,同比增長8.3%。醫院渠道合計占比77.4%,藥店渠道僅占藥品市場的22.2%,網上藥店僅占藥品市場0.3%。
前景趨勢預判
預判一:仿制藥市場將遭洗牌
仿制藥明年或拉開洗牌序幕,從今年7月至11月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文簡稱CFDA)接連對仿制藥質量及與一致性評價“下狠招”。其中要求 2007年10月1日前批準的化學藥品仿制藥口服固體制劑,應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屆時未通過認證者,將注銷藥品批準文號。
預判二:中藥迎來高速發展
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中醫藥法》即將從草案變成現實……今年下半年,圍繞中藥方面的好消息層出不窮,這也為中藥未來發展指明,只有現代化才是未來出路。
預判三:GMP大限加速并購
對部分藥企而言,能否邁過“年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新版藥品GMP認證。據了解,新版藥品GMP認證在今年12月31日迎來“底限”,根據CFDA要求,未通過新版藥品GMP要求的企業,在規定期限后將不得再生產藥品,換言之,在這一天時間內,如果藥企仍未通過新版GMP認證,則意味著被淘汰出市場。
預判四:網售處方藥或開閘
隨著烏鎮互聯網醫院開出第一張互聯網在線處方后,“網售處方藥”解禁問題再度引起關注。行業人士分析,互聯網醫院的電子處方的開出,除了為醫藥電商發展“注入強心針”外,也對“網售處方藥解禁”起到促進作用。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