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療服務費用遠低于歐美國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我國的醫療衛生機構指從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從民政、工商行政、機構編制管理部門取得法人單位登記證書,為社會提供醫療保健、疾病控制、衛生監督服務或從事醫學科研和醫學在職培訓等工作的單位,包括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其他醫療衛生機構。
醫療健康產業是以維護和促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為目標,主要包括醫療服務、健康管理與促進、健康保險以及相關服務,涉及藥品、醫療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產品等支撐產業,覆蓋面廣,產業鏈長。
有國外學者指出,醫療健康產業將會成為繼IT 產業之后的“全球第五波財富”。部分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就來自于醫療健康產業,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醫療健康產業增加值在GDP 中所占的比例均超過10%。然而我國醫療健康產業增加值占GDP 的比例不足5%,這個比例不僅遠遠低于美國、加拿大以及日本等發達國家,甚至落后于部分發展中國家。有研究顯示,若醫療健康產業的增加值在GDP 中所占的比例均超過15%,則醫療健康產業將會成為刺激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巨大動力。
醫療服務行業是醫療健康產業的重要分支,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推動醫療服務行業發展,而醫療服務領域是醫療健康產業未來的亮點以及支柱性分支產業。以醫療服務業為代表的現代健康服務業,不僅日益成為醫療健康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現代服務業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然而,根據數據,2014 年中國的人均醫療衛生費用為 420 美元,遠低于美國的 9,403 美元,同時也低于德國、法國、英國、日本、意大利、巴西、俄羅斯等世界其他主要國家,說明我國的醫療服務市場規模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趨勢發展分析
趨勢一:量化生活依然盛行
“量化生活”將推動疾病預防,并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來保持健康,包括運用規范化且經過驗證的健康應用程序以及可穿戴設備。
趨勢二:數字技術轉變醫療文化
智慧醫療服務將更加經濟實惠,并以患者為本。到2022年,人口與經濟變化、患者期望甚高以及先進的數字和認知技術將使全球醫療保健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趨勢三:生命科學行業正邁向工業化
到2022年,制藥企業將利用精簡的運營模式獲取研發資金并實現更具成本效率的醫療創新。工業發展已使制藥企業在不同部門和地區實現了預期的生產力的提升。工業化過程中表現最好的企業能夠推動領域整合,使研發周期縮短30%,生產力提升40%。
趨勢四:數據成為新型醫療資本
利用人工智能與真實世界證據挖掘醫療數據價值。德勤預計,到2022年,醫療數據將成為國家重點發展的基礎設施和關鍵企業資產,并將吸引大量資金投入。
趨勢五:未來醫學就在此時此地
壽命延長和精準治療的指數式發展不斷改善成效。預計,到2020年,醫療將完全可預測、可預防(基于預測風險)、個人化以及可參與(P4醫療)。人工智能通過深入挖掘醫療記錄、設計治療方案、加速醫療成像和藥物研制,將徹底改變整個醫療行業。
趨勢六:新進入企業正顛覆醫療行業
利益相關方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預計,2020年醫療行業發生巨大變化,非傳統醫療企業不斷涌現,并運用品牌、技術專精以及客戶知識顛覆行業布局。這些新進入企業與傳統醫療保健機構合作,進一步提升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