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行業將進入成熟期,面臨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戰,需不斷發展完善發展
共享單車是指企業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一種分時租賃模式。共享單車是一種新型環保共享經濟。
共享單車實質是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賃業務-自行車租賃業務,其主要依靠載體為(單車)自行車。可以很充分利用城市因快速的經濟發展而帶來的自行車出行萎靡狀況;最大化的利用了公共道路通過率。同時起到健康身體的作用。
據數據顯示,2017年共享單車領域融資金額達258億元。其中僅摩拜單車以及ofo單車兩家融資金額約為155億元人民幣,成為共享單車領域的領軍平臺。除了摩拜單車以及ofo獲得輪以上融資外,大多數平臺融資數多處于A輪。哈羅單車以后起之秀的姿態進軍共享單車市場,成為繼ofo、摩拜之后的一匹"黑馬"。
2017年是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用戶增長最為迅猛的一年,增長率達到了632.1%。隨后增長率將減緩至14.6%,共享單車用戶規模在2018年將達到2.35億人。2018年共享單車行業將進入成熟期,增長態勢將趨于穩定。
共享單車ofo摩拜三強格局穩定。2018年5月,ofo移動端應用以2937.7萬人的活躍人數位居榜首,摩拜單車以2526.6萬人緊隨其后,位列第三的哈羅單車活躍人數為529.1萬人,與兩大共享單車品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共享單車面臨的一系列挑戰都是在其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來的,這些問題也是單車公司需要努力改變和提升的地方。用戶在單車的使用過程中也提出了自己對共享單車未來發展方向的看法,這些更是單車公司需要努力的方向,只有盡最大可能滿足用戶的合理需求,才能讓共享單車市場長久存在。
1、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增強用戶獲得感
用戶對共享單車的選擇和信賴是共享單車得以生存發展的基礎。一是各大單車公司需要提供更多的共享單車,讓用戶不必擔心找不到車,隨時隨地都有車騎,而且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共享單車私有化的現象。二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合理分布共享單車數量,合理配置資源。
2、企業與政府開展積極合作
首先,政府可以幫助實現城市中“僵尸自行車”的回收和替代。那些沒有人使用和認領的自行車占用了不少的公共空間,如果可以用共享單車實現替代的話,不僅可以減輕單車停放的壓力,又可以實現資源的更優配置。
3、從城市規劃和規模經濟等角度出發,增加并規范單車的停放范圍
共享單車的出現和發展是當初城市建設沒有料想到的,自然沒有考慮自行車停放區域的問題,也沒有明確的停放區域。現在,政府有必要明確單車停放區域,如此既可以減少單車隨意停放的現象,又可以使停車合法化,讓用戶非常放心地停車。
4、倡導共享精神,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信用體系的構建才是解決信用問題的根本之道。這就需要國家政府的支持,建立起一個積極高效的信用模型,通過對銀行,網商等多方位的信用系統進行對接,形成完善的征信體系,從而為評判一個人的社會信用輸出新的參數信用體系的建立與完善能夠對用戶的行為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逐步提高用戶的誠信意識,使共享單車企業能夠有效地降低單車維修和回收的成本,實現更好的發展。
雖然當前共享單車的發展面臨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戰,然而每個事物在其萌芽階段都會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新生事物都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的。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