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預測:龐大的用戶規模為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需求市場
一、我國動漫產業發展歷程
雖然“動漫”的產生只有短短幾年的時間,但在此之前,我國的連環畫、漫畫以及美術片等曾經流傳甚廣,在美術藝術方面成就巨大。令人遺憾的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以電視媒體崛起為代表的信息時代的到來,它們開始日薄西山,逐漸淡出社會大眾的主流視野。歐美以及日本,甚至我國港臺地區的漫畫和動畫,開始乘虛而入,短短幾年之間成為廣大青少年的新寵,隨后在我國盛極一時,影響至今。
中國動漫的誕生,固然與我國過去的連環畫和美術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海外卡通的影響,但最為重要也最易被人們忽視的是,中國的市場經濟和信息革命推動了文化信息以圖形圖像的形式成為一種供大眾消費的文化產品。當西方已經完成工業化過程、正昂首走向知識經濟時代的時候,中國則像一條正在穿越時空隧道的巨龍,龍頭已經開始和世界對接,探向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而龍身還處在完成工業化的過程中,至于龍尾尚處在落后的農業時代。與此同時,我國傳媒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報刊業基本實現市場化運營,影視業日趨成熟完善,互聯網快速崛起,移動媒體勢頭迅猛。在信息革命的推動下,人們正在迎來“讀圖時代”。從信息傳播角度來看,動漫是一種綜合應用文字、圖畫、圖像和聲音等多種載體進行藝術創作,并傳播信息內容的文化產品,其生動形象的表現形式較單一的文字更討受眾喜歡。動漫具有濃厚的文化商品屬性,它運用藝術再現創作手法開發的作品,必須通過商業化運營,借助現代傳播創造出經濟和文化價值。
從歷史的發展過程來看,無論是漫畫還是動畫,都經歷了一個內涵不斷拓寬的過程,“動漫”一詞同樣處于動態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還難以準確界定它。動漫比較通行的解釋是動畫和漫畫的統稱,特別是指現代連環漫畫和動畫片。實際上,動漫的概念日益寬泛,囊括漫畫、動畫片、游戲、角色扮演、舞臺劇,以及以動漫形式表現的各種應用服務等,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泛動漫”。這一定義是從作品角度來說的,另外,動漫也可以指一種藝術創作手法,還可以指一個產業。
二、我國動漫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青少年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二次元文化等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中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巨大。2017年中國在線動漫用戶規模也達到1.63億多。龐大的用戶規模為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需求市場。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內容消費市場迅速發展,動漫產業在文化產業中的占比穩步上升。資本、新媒體和消費人群的多重驅動下,動漫產業產值持續快速增長。2017年,中國動漫行業總產值達到1560億元,產值主要來自于動漫上游的內容市場和下游的衍生市場兩大塊。下游衍生市場是動漫產業產值的主要來源,在全球比較成熟的日本動漫市場中,衍生市場的產值大約相當于內容市場的8-10倍。隨著我國近幾年非低幼向國產動漫質量和產量的提升,我國在線動漫市場的規模也在快速提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動漫自2004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印發《關于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若干意見》及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來,行業主管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和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2006年《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動漫產業主要指為以“創意”為核心,以動畫、漫畫為表現形式,包含動漫圖書、報刊、電影、電視、音像制品、舞臺劇和基于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的動漫新品種等動漫直接產品的開發、生產、出版、播出、演出和銷售,以及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電子游戲等衍生品的生產和經營的產業。2017年底,中國動漫產業產值達到1560億元,同比增長19.91%。近年來,動漫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快速發展。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由于國產動畫片制作題材偏向低齡化的同時海外的動畫投入與質量雙升導致中國電視動畫片自2012年開始呈現下滑趨勢,2013年年產為358部,2014年國產動畫片220部,同比減少38.55%,伴隨2014年中國文化部出臺的《關于扶持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政策支持疊加及動畫制作逐漸從量向質的轉型,2015年達到84.09%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共62部動畫電影上映,國產動畫39部(占比62.90%),進口動畫23部(占比37.1%)。2017年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47.17億元,較2016年減少22.87億元,同比下滑32.7%。其中,國產動畫電影綜合票房為13.29億元,占總體票房的28%,
進口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33.88億元,占比72%。進口動畫電影以23部(占比37.1%)影片數取得33.88億(占比72%)的票房。院線動畫電影前十名榜單中,國產電影占4席,除了《尋夢環游記》、《神偷奶爸3》、《熊出沒之奇跡空間》三部爆款電影外,并未出
現出色單片票房。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我國動漫行業競爭現狀分析
我國動畫行業還處于發展階段,市場整體基礎比較薄弱,還沒有探尋出清晰的商業模式,市場實際產能、營業收入和盈利等都表現一般。根據對39家新三板動畫行業企業分析,從營業收入來看,公司整體市值較小,僅華強方特、金添動漫、小白龍、中南卡通、杰外動漫和約克動漫等6家公司的營業收入過億,且其中4家的主營業務并不是動畫制作。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盈利上來說,30.77%的動畫公司出現虧損,69.23%的企業凈利潤小于500萬,行業整體盈利較不理想。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日本動漫最受中國動漫用戶的喜愛,無論是動畫還是漫畫,在中國的動漫用戶中都有超過50%的粉絲擁簇。而中國的動漫文化產品,在擁有共同文化背景加持的情況下,喜愛度仍然次于日本動漫。在關于國產動漫與外國動漫相比較的不足方面,用戶認為國產動漫創新性不夠,體現在內容題材比較老套、主旨創意不足等。此外,國產動漫的人物形象塑造也不夠豐滿,沒能出現鳴人、哆啦A夢、米老鼠、唐老鴨等全球認知度廣泛的動漫形象。在漫畫方面,國產漫畫說教性太強、節奏拖沓的不足也被用戶認為比較嚴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我國動漫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市場需求多元化
動漫衍生品行業發展的根本是市場需求多元化。動漫周邊產品不僅局限于動漫人物手辦,還包括服裝、文娛、生活用品、餐飲等多個方面,這也是動漫產業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在國家政策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大環境下,加盟動漫連鎖品牌會成為未來動漫衍生行業發展新趨勢。動漫衍生品行業的發展向著動漫周邊零售、動漫DIY現場制作、動漫Cosplay專業攝影、動漫服裝道具定制租賃、動漫餐飲、動漫游戲等多元化模式發展。
2、突破傳統領域,IP概念盛行
我國動漫產業己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動漫產業的發展70%-80%消費市場來自動漫衍生品。現階段,當初看著日漫、美漫長大的80、90一代登上歷史舞臺,在資本的跟進和IP授權概念的推動下,動漫衍生形式不再停留于傳統玩具行業,泛娛樂、漫影游聯動現象普遍,甚至向著新領域積極進發。IP與商業地產在多種業態下結合,催生出主題臨展、主題樂園以及主題咖啡廳等多種商業模式。
3、中國動漫產業天花板還很高,現在進入仍有較大機會
中國動漫產業在2013年才借助移動互聯網和資本的力量開始快速發展起來,經過5年多的時間,也許各個細分賽道都已經產生了自己的頭部企業,但尚沒有哪一家企業能夠占據不可動搖的壟斷地位。而且,對比日本、美國等動漫產業已經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中國動漫產業的產值規模相對于自己龐大的受眾規模而言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從長遠的發展邏輯來看,中國的動漫產業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