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直播電商行業市場規模及驅動因素分析
直播電商指的是以直播為渠道來達成營銷目的的電商形式,是數字化時代背景下直播與電商雙向融合的產物。直播電商以直播為手段重構“人、貨、場”三要素,但其本質仍是電商。相比傳統電商,直播電商依托強互動性的直播手段,拉近商家與消費者距離,在獲客轉化上具備一定優勢。
行業發展歷程
萌芽期(2016年):“直播+電商”模式基本成型
直播電商誕生于被稱作“直播元年”的2016年。
2016年,電商行業投資者看到了直播電商發展前景紛紛開始加入直播大軍,直播電商行業生態開始建立,電商直播電商產業鏈開始建立。
探索期(2017年):直播電商產業鏈更加完善,品種更加多元化
2017年,行業在探索中發展,各平臺不斷嘗試力求探索出“直播+電商”新的商業模式。
成長期(2018年):直播電商發展相對成熟
2018年,直播電商行業經過兩年的探索發展已經相對成熟,這一年淘寶“雙十一”正式引爆直播帶貨概念,平臺開始推出直播電商發展戰略。
爆發期(2019年-至今):直播帶貨呈爆發式增長
2019年,直播電商行業進入爆發期發展階段。2019年直播電商整體成交額達4512.9億元,同比增長200.4%。同年1月淘寶推出淘寶直播獨立APP;6月網易考拉推出“考拉ONE物全網招募計劃”;9月騰訊直播開始直播電商內測,并內嵌到微信小程序;11月拼多多直播首秀。
上下游產業鏈
直播電商產業鏈上游主要有服裝、日用品、美妝個護、食品等各種產品的廠商、供應商、經銷商等。在中游領域,直播服務商主要有謙尋、美ONE等;電商頻臺包括京東、淘寶、拼多多、小紅書、蘇寧易購等;內容平臺包括抖音、快手、嗶哩嗶哩等;社交平臺主要包括微博、微信等;主播則以李佳琦、瘋狂小楊哥為代表。在下游需求市場,年輕女性為我國直播電商產品消費主力軍。此外,還有支付寶、微信、順豐物流等其他服務商支持參與直播電商行業產業鏈。各環節緊密配合,共同促進直播電商規模不斷擴大。
市場規模和用戶數量
直播電商領域:已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2023年直播電商滲透率達到37.8%,同比增長24.3%。2024年1月-6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8%,直播電商憑借其高效率、高互動、高感知特性,為整體消費市場帶來更多新增量。隨著消費者對直播電商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其市場規模仍在不斷擴大。
整體直播行業:2023年我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市場營收規模達2095億元,整體市場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
市場驅動因素
1、技術進步
技術的進步是推動直播電商飛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5G、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直播畫面更加清晰、流暢,互動更加便捷,提升了用戶體驗?。此外,人工智能(AI)的應用,如AR試妝、數字人主播、個性化推薦和智能客服等新功能,進一步推動了直播電商的發展?。
2、供給端推動
供給端的推動力量主要來自電商平臺和品牌廠商。淘寶、京東、蘑菇街、唯品會等電商平臺紛紛推出直播功能,開啟直播導購模式;快手、斗魚等直播平臺則與電商平臺或品牌商合作,布局直播電商業務?。品牌商大力推動直播電商發展,占據了約50%的市場份額?。
3、需求端拉動
需求端的增長主要源于用戶對多樣化、個性化內容的需求。網絡直播滿足了用戶對體育比賽、文藝活動、游戲競技等多樣化內容的需求,增強了用戶的參與感和體驗感?。隨著5G、WiFi等技術的普及,用戶可以更輕松地觀看和參與直播,進一步推動了網絡直播市場的增長?。
4、政策助力
國家政府不斷出臺政策規范直播電商市場。2020年頒布的《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范》和2022年的《網絡主播行為規范》對直播帶貨起到了規范引領作用?。這些政策保障了直播電商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