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起自動化汽車工廠,人們腦海中常常浮現這樣的場景:機器人手臂自主完成各種任務,擺動繁忙;無人叉車滿載貨物沿規劃線路穿梭自如,折返往來;大屏幕上生產數據實時滾動更新,精準記錄……...
人工智能(AI)近兩年的發展具有“大”和“多”的鮮明特征,大模型的參數規模越來越大,文圖視等方面的多模態能力也越來越強。2025年,它又將如何進化?...
1月3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獲悉,由該所建設運行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近日取得新進展,其子系統“聚變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統”完成首輪測試實驗,最大測試電流達到穩態48千安培,超過47千安培的設...
可以實現2000公里以上無電中繼無損承載、單波單端口傳輸速率達400G和800G、全網低于5微秒抖動、在業界率先實現丟包率小于十萬分之一、傳輸效率大于90%……1月3日,在基于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未來網絡試驗設施(CENI)的全球首個光電融合確定性新型...
近日,上海洗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張濤研究員團隊、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團隊聯合攻關,突破固態電池技術——水穩定性固態電解質材料與近零膨脹的硅基負極材料,20噸級水穩定性固態電解質關鍵核心材料產線于近日正式投產。...
新疆哈密那邊搞了個大新聞——一個百萬千瓦級別的“光熱+光伏”綜合項目正式并網發電啦!這可不是一般的項目,它可是咱們國家清潔能源領域的一塊新里程碑呢!...
微短劇作為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興文藝形態,兼具影視劇基因與短視頻特性,以其快節奏、高密度、題材豐富的內容優勢,低成本、短周期、體量靈活的制作優勢,接地氣、懂網絡、貼近生活的傳播優勢,廣泛觸達各類視聽受眾、深度參與內容生態優化、迅...
2024年12月24日凌晨,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從江蘇泰州傳來,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與武漢理工大學協同研發的陶瓷電熔爐高放廢液玻璃固化配方,在首座國產化高放廢液玻璃固化冷臺架圓滿完成試驗驗證,并成功通過驗收,這標志著我國在核技術領域...
2024年,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演進;2025年,新一輪產業變革將呼之欲出。如何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打通從創新鏈到產業鏈的“最后一公里”,讓科技創新成果真正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成為時代命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日前聯合印發《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從制定轉型規劃、組織落地實施、開展成效評估、推進迭代優化4個方面提出了數字化轉型路徑,旨在充分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