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的總體發展趨勢非常明確,將大有所為
醫藥學在我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醫藥行業的總體發展趨勢非常明確,人口老齡化、城市化、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疾病譜的不斷擴大促使醫藥需求持續增長,被稱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生活環境的變化、人們健康觀念的變化以及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等因素影響,與人類生活質量密切相關的生物醫藥行業近年來一直保持了持續增長的趨勢。盡管各國政府均在控制醫藥費用的增長,但由于新藥開發、人口結構變化及人們對健康預期的提高,藥品市場的增長仍快于經濟增長的速度。
進入醫藥行業的主要壁壘
醫藥行業是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進入該行業需要具備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和巨額的資金投入,同時也要求企業擁有管理經驗豐富的高素質人才隊伍。進入該行業的障礙主要包括:
1、政策壁壘
藥品的使用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國家在行業準入、生產經營等方面制訂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以加強對藥品行業的監管。我國藥品生產企業必須首先取得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并頒發的《藥品生產許可證》和藥品生產批件,并同時具備《藥品管理法》規定的經營條件,包括具有依法經過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及相應的技術工人;具有與其藥品生產相適應的廠房、設施和衛生環境;具有能對所生產藥品進行質量管理和質量檢驗的機構、人員以及必要的儀器設備;具有保證藥品質量的規章制度;通過國家藥監局藥品 GMP 認證;同時,藥品生產必須嚴格執行《藥典》等強制性藥品生產與經營的標準和規范。此外,藥品經營企業必須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醫藥行業嚴格的監管體系在客觀上構成了進入本行業的政策性壁壘。
2、資金壁壘
制藥企業在藥品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均有巨大的資金需求。研制新藥周期長且費用高,臨床前研究、醫院臨床、申請藥品批件等環節,均需要長期持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現代制藥生產車間的投入成本巨大,據統計,一個制藥生產車間通過 GMP 認證平均耗資超過 2,000 萬元(包括改建和新建),自 2011 年 3 月 1 日起,國家新版 GMP 開始施行,對制藥企業的設備、人員、質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為達到新版 GMP 的標準,制藥企業將投入巨額資金用于生產線建設,數量眾多規模較小、資金實力弱的制藥企業,其發展將受到限制或者被淘汰。
3、品牌壁壘
通常,醫藥產業中產品的差異表現在藥品適應癥、藥品質量、藥品包裝、藥品外形、藥品療效及售后服務上,它使同一產業內不同企業的產品減少了可替代性。在顧客對現有企業產品已經產生強烈偏好的情況下,新進入者為改變消費者的購買習慣,獲取客戶并建立品牌忠誠度,必須在生產、營銷上付出巨大成本。一個市場美譽度高的品牌,意味著悠久的歷史、過硬的品質、可靠的療效、患者和醫生的高度信賴,新的競爭者樹立品牌必須經過漫長的市場考驗。
4、成本優勢壁壘
現有醫藥企業比新進入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擁有一定優勢,主要體現在對原輔料采購的控制力強、生產工藝成熟,擁有廣泛的分銷渠道、與藥品使用單位和零售終端的密切合作等方面,還包括現有醫藥企業憑借其經營業績和信譽能以較少的代價籌措到所需的資金。而新進入企業難以在短期內縮小與現有企業的差距。
5 、技術壁壘
醫藥行業制藥技術難度大,設備要求高,工藝路線復雜,對生產環境的要求非常嚴格。研究開發新藥周期長,從臨床前研究到取得生產批件、新藥證書需要歷經 5-10 年甚至更長時間,對于企業的既有技術、研發設備、研發人員等有很高的要求,新進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定規模。隨著我國企業加快融入世界醫藥產業體系,新的技術性壁壘已呈現多元化的趨勢,綠色及生態保護壁壘、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壁壘、知識產權壁壘、社會責任標準壁壘等也將成為企業發展的新考驗。
6、人才壁壘
醫藥行業對專業人才素質要求較高,無論新產品研發和注冊、質量標準制定、生產現場管理、供應鏈管理,還是在市場研究、市場策略制定和執行、銷售管理等方面,都需要依法經過專業資格認定且行業經驗較為豐富的專業人才。專業人才的壁壘為行業新進入者設置了障礙。
未來醫藥行業的總體發展趨勢非常明確,人口老齡化、城市化、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疾病譜的不斷擴大促使醫藥需求持續增長;生物科技的發展使得供給從技術上能夠保證醫藥創新研發,滿足醫藥需求;而政府對醫療投入的不斷加大提供了滿足需求的資金。“十二五”后期及“十三五”將成為醫藥行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也將是行業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