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沼氣產業發展,解決我國農村能源問題和建設節約型新農村的有效途徑
沼氣是一種清潔、高效的可再生能源.農村發展沼氣很重要,不僅可以方便農民的生活,還可以改善生態環境.以沼氣為紐帶開展綜合利用,加快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可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增加農民收人,使農民盡快脫貧致富。我國能源矛盾日益突出,而解決我國能源矛盾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建設節約型社會.我國農村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浪費嚴重.沼氣產業實現了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的循環發展,極大地節約了農村能源.發展農村沼氣產業,是解決我國農村能源問題和建設節約型新農村的有效途徑.
中國沼氣行業存在問題
1.戶用小沼氣與城鎮化發展的大趨勢不相適應,難以真正發揮在替代能源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中國沼氣仍是以戶用小沼氣為主,所產沼氣主要用于農戶燒鍋做飯,利用價值很低。大中型沼氣站主要建在規模化的畜禽養殖廠,受養殖廠數量、規模和地域的限制,其數量和規模也很難做大。都無法形成規模化和形成產業,難以真正發揮在國家替代能源中的重要作用,也很難受到國家和社會的真正重視。
2.主要依靠政府、缺乏系統化政策支持,尚未形成真正的產業化
中國無論是戶用小沼氣還是大中型沼氣工程,主要都是依靠政府買單,投資比例占相當份額,可以說,沒有政府在資金上的大力支持,中國的沼氣事業很難達到目前的發展勢頭。因此,中國的沼氣尚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化。中國的沼氣工程初始投資大,運行成本高,生產的沼氣及其電力無法依靠自身能力進入常規的能源市場,發電入網困難,非養殖場原料收集困難,沒有可行的原料補貼、沼氣價格補貼以及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無法讓企業盈利,也就無法吸引社會資本的進入,促進沼氣產業化和市場化的發展,難以保障沼氣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缺乏技術創新,裝備水平低,難以支撐產業化沼氣的發展
目前,國外在沼氣生產和利用方面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配套設備也已經向大型化、成套化和系列化方向發展。中國沼氣推廣投入巨大,但研發投入非常少,缺乏自主創新的先進技術,工程整體技術水平偏低,工藝技術缺乏基礎性研究、工藝環節不夠合理、工藝系統不夠完整;此外,設備存在的問題也尤為突出,已經成為制約中國沼氣行業尤其是大型沼氣工程發展的“瓶頸”。
中國沼氣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戶用沼氣逐步向村鎮集中(聯村)供氣方向發展
新農村建設要求小村并成大村、城鄉統籌和統一規劃,這些新建的村鎮人口集中,聚集程度高,已經不再適宜發展戶用小沼氣,而應該以村鎮(聯村)集中供氣為主,逐步替代戶用小沼氣。
2.產業化、市場化方向發展
沼氣不能只局限于農戶和農村的發展模式,要向規模化生產和城市、工業、交通領域高值化應用方向轉變。只有規模化的生產,才能保障大規模的應用,才能產生規模效益和發揮在中國替代能源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形成產業。
3.技術向工程化、裝備向標準化、成套化、系列化方向發展
中國在小型沼氣技術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在大型沼氣工程技術方面,與國外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在了解和掌握發達國家先進沼氣技術的基礎上,針對中國國情和各地不同的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通過“引進-吸收-再創新”的途徑,開發適合中國國情的工程化沼氣技術。需要重點開發多種原料的預處理、特殊物料和混合物料高效厭氧消化、干法厭氧消化、反應器內外生物脫硫、沼氣分離提純、微量元素添加等技術。
4.原料向多樣化方向發展
目前,中國沼氣生產的主要原料是畜禽糞便,而畜禽糞便只有在有養殖場的地方才可以獲得,單一性的原料已經成為制約中國沼氣大規模推廣的重要“瓶頸”。
5.產品利用向高值化方向發展
中國的沼氣生產要向產業化、市場化方向發展,其前提是要實現沼氣的規模化生產,同時要實現沼氣的高值化應用。沼氣的利用要走出農村、走出農業,向城市、向工業發展,就必須走向車用燃料、城市燃氣和工業生產用氣等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只有在生產沼氣有利可圖時,才會真正走向產業化和市場化,沼氣產業才能真正形成。
6.支持政策向全方位配套方向發展
沼氣產業由原料、生產、產品用戶等多個環節構成,要保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就整個產業鏈中各個環節進行有力的政策支持,缺少那個環節都不行。中國需要對原料的生產、收集和運輸、沼氣生產、沼氣車用、工業用戶等進行全方位的財政稅收支持,使相關企業能夠獲得穩定的利潤,才能保證沼氣產業的穩定發展。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