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鋼鐵綜合利用是推動鋼鐵工業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
廢鋼鐵是鋼鐵工業的綠色資源,具有較高的環保價值。據數據表明,用 廢鋼鐵煉1噸鋼比用鐵礦石煉1噸鋼可減少1.6噸碳排放、3噸固體廢渣,可替代1.6噸鐵精礦,可節約1噸原煤和1.7噸新水。目前,我國每年廢鋼資源應用量為1.6億噸,占全國再生資源總量的60%以上。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重要基礎產業,推動鋼鐵工業綠色發展,對于實現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廢鋼鐵綜合利用是鋼鐵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要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著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積極引導和推動廢鋼鐵產業健康發展。要加強產業布局,在全國范圍內做好統籌規劃,科學引導,逐步提高產業集中度,有序推動建設一批區域性廢鋼鐵集中加工配送中心。著力培育行業骨干企業,嚴格落實廢鋼鐵加工行業規范條件,加強事中事后管理,對已公告的規范企業建立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鼓勵廢鋼加工企業兼并重組和集團化發展,推動廢鋼鐵回收-拆解-加工-分類-配送-應用一體化,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綠色化發展。加強對現有產業政策、財稅政策的貫徹落實,推進增值稅即征即退等政策的落地實施。
對于廢鋼鐵回收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是我國廢鋼鐵循環利用率與全球平均水平相比還比較低。“十二五”期間我國煉鋼平均廢鋼比為11.5%,今年1月~2月份是18.53%。這與“十三五”規劃目標還有差距,與國際平均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應引起高度重視。行業專家們分析預測,隨著“地條鋼”的去除和廢鋼鐵資源量的攀升,“十三五”期間我國廢鋼鐵應用比例的提升空間很大。
二是目前國家對利用廢鋼鐵煉鋼和短流程煉鋼的政策措施有待進一步強化。
三是財稅〔2015〕78號文件對廢鋼鐵準入企業即征即退的優惠政策沒有完全兌現,實施細則還沒有出臺。據去年第三季度協會對工信部前5批180家廢鋼鐵加工準入企業進行網上調研的結果顯示,只有66家企業享受了退稅政策,占準入企業總數的37%。圍繞這一問題,幾家協會已向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打報告,反映訴求,爭取將退稅比例由現在30%提高至50%~70%。
四是部分鋼鐵企業多用廢鋼、少用鐵礦石的舉措還沒有真正落地。廢鋼單耗差距較大,好的鋼鐵企業廢鋼比達到20%以上,最高的達到35%;低的只有10%~12%,個別企業甚至低于10%。
‘十三五’開局之時,鋼鐵行業隨著供給側改革和去產能調結構的不斷深入,全面完成去產能的任務并實現了扭虧為盈。廢鋼鐵市場也呈現出廢鋼鐵價格觸底反彈,廢鋼鐵企業脫困向好的勢頭。
“現在,中國大地上已經有了近100億噸的鋼鐵儲備,每年有近2億噸的廢鋼產生,這兩個數字以后將有增無減。所以,對廢鋼資源的開發和循環利用是需要從長計議的大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劉振江在4月26日召開的第十一屆中國金屬循環應用國際研討會暨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六屆三次會員大會上分析指出。 據統計,2017年,全國粗鋼產量為8.3億噸,同比增加2336萬噸,增幅為2.9%;共消耗廢鋼鐵1.48億噸,同比增加5781萬噸,增幅為64.2%。其中,轉爐消耗9672萬噸,占總消耗量的65%;電爐消耗5119萬噸,占總消耗量的35%。2017年,廢鋼單耗為178千克/噸,同比增加66千克/噸,增幅為59.4%。其中,轉爐廢鋼單耗為128.2千克/噸,同比提高56.12千克/噸;電爐廢鋼單耗為660.62千克/噸,同比提高44.12千克/噸。2017年,我國廢鋼比為17.8%,同比提高6.6個百分點;電爐鋼比為9.3%,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