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風電運維將逐漸走向成熟,未來市場將至千億級??
中國用了短短5年時間就走過了歐美國家15年才完成的風電發展之路。中國風電發展的速度之快,遠超想象。自2007年以來,全球風電產業一度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產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都保持著近30%的高增長率。但過去幾年間,國際金融危機產生的影響開始在風電產業顯現。
據中電聯統計,2017年,我國新增并網風電裝機1503萬千瓦,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64億千瓦,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9.2%。風電年發電量3057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4.8%,比重比2016年提高0.7個百分點。2017年,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1948小時,同比增加203小時。2017年全年棄風電量419億千瓦時,同比減少78億千瓦時,棄風限電形勢大幅好轉。
近年來,隨著國內大批企業的產品投向市場,在競爭激烈尤其是產能過剩情況下,風機整機的價格,已從2008年的6500元/千瓦,下降至如今的3700元/千瓦以下。全球的風電從業者都心知肚明,整機行業已經基本沒有什么盈利空間。風電行業的風向標正在發生變化,逐步變熱的風電運維服務市場走向前臺。
然而,由于我國早期風電行業的大躍進式發展,風電機組在風場實際運行中存在運行不穩定、故障頻發等問題,質保驗收環節缺乏統一標準和明確機制,導致開發商與整機商博弈不斷,風機出質保難。2013年,我國應有45GW風機出質保,2014年出質保風機應達到62GW,此后至2016年,每年約有16GW-18GW風機質保到期,2017和2018年其增長規模將分別達到27GW和32GW,至2020年累計約190GW。實際情形是,至2014年底,仍有3.4萬臺機組未出質保,相應推遲了后運維市場的發展節點。
隨著我國風電行業發展走向成熟,以及走出質保風機的累計式增長,我們認為,風電運維服務市場在2016年真正迎來了拐點。尤其是率先發展起來的風電整機巨頭,更具有存量優勢。而在“十三五”期間,國家仍將風電裝機容量增加作為重要發展事項,不難想象,這將給我國的風電運維服務提供極大的發展空間。
一般風機的運行壽命是20-25年,在運行15年左右后,其經濟性就會大大降低,這時,大批風機還面臨更新改造、換代升級的問題,將成為后運維服務市場的又一大需求點。
當一個產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或階段時,后服務市場將是產業發展的新的推動力。近年來,我國也在大力推進服務業的發展,因此,另一個發展趨勢是,隨著風機制造技術的逐漸成熟,運維服務增值空間將逐漸擴大,甚至超越工業制造業。
回顧我國風機設備發展歷史,2010年至2012年是陸上風電機組制造企業激烈的價格戰時期,也促使風機技術得到顯著提升,陸上風機造價回落并保持穩定,實現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在風機產品走向同質化的形勢下,服務將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難怪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風電運維市場將至千億級。
綜上所述,盡管當前我國風電運維還存在相關政策、標準不健全,人員短缺、備件管理效率低、市場競爭混亂等問題。但從長遠來看,隨著風電運維市場的持續爆發,相關政策規范的出臺以及各市場主體在技術、管理、人員、規模等方面的完善,我國風電運維將逐漸走向成熟,進而推動風電行業的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